【摘要】目的:观察痔疮患者术后护理中中药坐浴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38例痔疮患者均实施外剥内扎术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比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坐浴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都短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实施中药坐浴以及护理干预,可改善预后。
关键词:痔疮;外剥内扎术治疗;中药坐浴;护理干预
痔疮是肛肠科常见病。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可通过肛门视诊以及肛门镜确诊[1]。对于无临床症状的痔疮,可进行病情观察。对于有明显症状的治疗,可采取保守治疗或者实施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痔核明显突出,有疼痛感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完成后,患者肛门部位有明显的疼痛、血肿情况。为了提高手术治疗痔疮的效果及预后,需要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本课题将中药坐浴以及护理干预应用于痔疮术后护理干预中,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痔疮患者均于2019年10月-2020年4月入院诊治,均实施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比组和观察组各19例。研究组,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22-59岁,均值(40.11±5.13)岁。对比组,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1-61岁,均值(40.98±3.89)岁。纳入标准:患者经肛门视诊及肛门镜检查确诊为痔疮,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无法正常沟通者。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术后血肿以及感染情况,使用抗感染药物。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坐浴以及护理干预。(1)中药坐浴方药组成为大黄,芒硝,两面针,徐长卿,苦参,黄柏,金银花,五倍子,黄连各10g。将药物放入3000ml的水中泡制30分钟后,再煎煮成1000ml药汁。指导患者坐浴,注意不要烫伤皮肤。药液温度降至35-38℃后,可使用纱布擦洗患处。(2)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痔疮术后,患者会担心治疗效果。手术部位的疼痛,也会引发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为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②饮食护理。痔疮术后,患者胃肠黏膜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在此期间,需要指导患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对伤口产生刺激。还要多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等食物,促进身体机能恢复,促进胃肠道黏膜恢复。③疼痛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指导患者通过感兴趣的事物转移注意力。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④体位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尽量卧床休息,减少坐位。变换体位时,也要注意不要将伤口撕裂。⑤对于便秘患者,要多鼓励其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并注意适量饮水。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防止伤口撕裂。⑥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排便、排尿后清洁,防止出现感染。在进行中药坐浴过程中,需要注意药汁温度,防止烫伤。对于没有完全自理能力患者,需要专人陪同,防止出现意外。在患者感觉不适时,可中止药浴。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显效为护理后,患者切口痊愈、疼痛症状消失;有效为护理后,患者血肿、疼痛情况有明显缓解;无效为护理后,患者出现并发症,切口未痊愈,仍有疼痛感。总有效率为显效比例+有效比例。
1.3.2 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出血、伤口感染。
1.3.3 统计两组疼痛与切口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24.0分析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以X2值检验。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效果对比
观察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1。
.png)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比组术后发生3例出血、3例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1.58%,观察组更低(X2=4.378,P=0.036)。
2.3 两组疼痛与切口改善情况对比
组间对比,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都短于对比组(P<0.05)。见表2。
.png)
3 结论
痔疮手术后,切口明显疼痛感以及切口出血,护理效果不佳导致的切口感染以及血肿情况,都会影响术后恢复效果[3]。为了提高痔疮术后恢复效果,本课题将中药坐浴与术后护理干预应用在术后护理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本研究所采用的中药坐浴处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作用。采用坐浴治疗,可通过温度刺激,促进肛周血液循环,消除血肿等情况。并且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有效杀菌止痒,减少切口感染,使创面早日愈合。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担心,使其紧张、烦躁情绪得到缓解,保证术后恢复效果[4]。进行饮食指导,可防止过多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引发切口感染。多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促进身体机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助于切口愈合[5]。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关注,指导其采用感兴趣事物转移注意力,或者使用镇痛药物进行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6]。进行体位护理,可减少切口撕裂等意外情况。缓解便秘情况,注意排便、排尿后清洁,可防止感染。在中药坐浴过程中进行密切监护,也可防止烫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提示通过中药坐浴进行熏洗,可促进肛周血液循环,减少切口血肿、出血等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都短于对比组(P<0.05)。 采取中药坐浴以及护理干预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以及对疼痛的注意力,可保证切口早日愈合。
综上所述,中药坐浴以及护理干预,可促进痔疮术后切口早日愈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黄伟佳. 痔疮切除术后中药坐浴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 32(6):599-599,600.
[2]孙怡, 尹梅. 中药坐浴结合提肛运动缓解痔疮术后患者排便困难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 3(10):P.81-82.
[3]文美珠, 黄文君, 李晶,等. 中药熏洗用于痔疮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5):2386-2389.
[4]郝永先, 谭玲. 痔疮手术后应用中药薰蒸疗效的护理观察[J]. 医疗装备, 2016, 29(6):153-153,154.
[5]陈瑜, 袁志强. 针刺痔疮穴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7, 23(6):66-68.
[6]刘晓棠, 潘张益. 中药坐浴在痔疮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9, 26(2):293-295.
作者简介:李慧,女,1985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族;籍贯:广东省信宜市;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护理研究;职称:主管护师;职务:护士; 科室: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