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在聋校新课改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李爱花
[导读] 传统评价已不能满足现代化聋教育活动。这种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价制度直接导致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倾向,影响了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制订新的考试评价已是当务之急。如何切实发挥考试的功效,在语文学科中,分项考试的优越性逐步体现出来,它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能、各有所长、学有所得。
李爱花    江西省景德镇市特殊教育学校  333000
【摘要】传统评价已不能满足现代化聋教育活动。这种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价制度直接导致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倾向,影响了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制订新的考试评价已是当务之急。如何切实发挥考试的功效,在语文学科中,分项考试的优越性逐步体现出来,它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能、各有所长、学有所得。
【关键词】聋校  考试评价  知识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29-01
       
        “评价”作为新课程标准改革创新的精神内容之一,体现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聋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也离不开评价。
        传统的语文考试评价以学业成绩为主体,以一个笔试分数去衡量一位学生全部的语文成绩,用一份综合性试卷来检测学生对一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形成情况。本人认为这样的评价存在太大的局限性,不能体现学生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形成的状况,容易导致对学生成绩的全盘肯定或否定,使学生盲目乐观或悲观,以致不能很好的发挥评价的针对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次完整的语文考试,应既考知识,又考能力。而且要突出能力的考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人担任语文教师多年,特别是对低年级的语文学科有所钻研,在此过程中,针对低年级语文学科的考试评价有所感触。现阐述一点个人的看法:
        考评大致可从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两大方面来实施分项。
        一、语文知识方面
        语文知识方面的考评可按照不同的知识类型来组织考试。如拼音的考核、文段的背诵与默写、语病的修改等等。
        1.拼音的考评
        在很多学校,在教学方面都主张双语教学,我校也不例外。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拼音的考评应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汉语拼音在一年级已学完,但发音的正确性与清晰度对聋生而言并不是一年半载就可完成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作为学校应要求各年级必须把汉语拼音的教学作为口语教学的基础来抓,拼音的考核也应列为语文科目考评的一方面。
        2.默写能力的考评
        默写主要是训练学生在记忆中把知识反馈出来,其难度也是不容忽视的。有的学生在默写中出现漏字、漏句,语序、词语颠倒现象。在我们班上13人中,默写能力好的也不过6、7人,其他均一般。所以,这方面的考评也是必不可少的。
        3.语病的修改
        聋生常会犯语病,一句话颠三倒四的来说,如,“我吃完了饭。”往往会说成“我吃饭完了。”或者“吃饭完了我。”另外还有逻辑上的错误,如“床放在桌子里。”“书包放在铅笔盒里。”等等。所以,语病的修改对聋生而言是比较重要的。在教学中,注意了这方面的考评,势必会大大提高聋生的理解能力。


        二、语文能力方面
        语文能力方面的考评可从看(听)、说、读、写四方面来进行。
        1.看(听)话的考评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聋生回归主流,是让他们更好地与健全人交往。听力损失较轻的聋生可以借助助听器来获取声音的信息,我们聋教育工作者,应该尽最大能力地去挖掘聋生的残余听力,让他们养成“听”的习惯。对于听力损失较重的聋生,我们也可以训练他们的读唇能力,让他们养成“看”的习惯,培养他们看话的能力。那么,听(看)话的考评就不可缺少了。在形式上,有看(听)话写词语、写句子,随着年级的升高,应有意识加快看(听)话速度,以检测学生的看(听)话能力和注意、记忆的品质。在加快速度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每个学生,因人而异。如我在进行看(听)话写词语时,有的学生反应能力快,一下子就能写出来,而有的学生需要反复看(听)几遍才能反应过来。这时候如果教师一味的顾及好的同学提快语速,势必大大减少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说话能力的考评
        本人认为说话能力的考评应反映在课内与课外。主要是课内,如看图说话、想像说话、观察事物说话、情景对话等。其次是课外,日常生活中师生的对话、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也是说话实践的一种方式。作为教师,应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每个学生的说话状况,在说话能力考评中作为一个参考的数据。
        3.朗读能力的考评
        聋生在读句、读课文时,停顿掌握一般,难的就是语气与感情色彩的处理,读课文时很容易用记流水账的方式去读。所以,朗读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考评内容,本人认为也是必要的。其考评的内容可包括①语音基本正确②停顿、换气掌握适度③体现语气词④感情色彩处理得当等等。
        4.阅读理解能力的考评
        理解能力对聋生而言是一大难点,有的词语难于理解,有的课文难于理解。我校有些教师启用普校教材来教学,课文后的问题,答案几乎都是教师多次指点,甚至是原句照写下来的。讲完之后,有的学生甚至还是不理解。所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阅读理解能力的考评也不能忽视。在考评中,我们可以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朗读,就材料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请学生作答。
        5.写字能力的考评
        低年级主要是写字、写话,中高年级主要是片段描写和作文,不仅要有对内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工整(写字)和语句是否通顺(写话)、结构是否完整(作文)的考查,而且要有对执笔姿势和坐姿等学习习惯的考查。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些班级中,有的学生知能水平差异较大,我们在分项考评时,应考虑分层命题。命题应在既不降低大纲要求,也不增加考试难度的前提下来进行。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我们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提倡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尽最大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能力,打破陈旧的观念、汲取科学的教育理念,把特教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季佩玉、简栋梁、程益基主编《聋教育教师培训教材》中国盲文出版社2000年,43页
2.陈云英主编《中国一体化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 1997年,132 ~137页
3.焦明、宫建国《论聋校语文考试弊端及其解决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第2期第41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