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无论是古代的百家争鸣,还是近代的文字改革等,都已经充分的说明了我国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有涵养、有知识、有创造力的一个国度。而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升。写作能力是人们应该拥有的一个重要的能力,它不仅仅能够为人们带来足够的竞争力,还能够提升自身的涵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就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学习情况而言,他们对外界的依赖性较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较弱。而小学时期是孩子们学习能力最强盛的时期,接受外界的速度很快,世界观也在形成过程中。基于此种现状,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于小学时期教师语文习作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语文是我们所有学科中最具人文素养、最具文化底蕴、最能体现人的知识和涵养的一门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中的作文写作,它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应该逐步加强对于小学生语文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要知道对于这种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慢慢地对其进行培育,而不是一蹴而就,幻想着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作为培养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人来说,我们自身也就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去逐步激发出孩子内心世界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的渴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让自己的学生不仅仅会写作,更是乐于写作。
一、教师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速成之事,也不是学生个人的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协助,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或知识水平的欠缺,只是要求学生写完作业,不知道学生要做怎样的课外阅读和怎么做课外阅读是合适学生的。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作用就在于此处。本人在工作中采取的方法是在学完每篇课文之后,找一、两篇与课文的题材或作者或时代背景相关的文章,作为课外作业之一,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学习完《白杨》之后,我会找两篇描述西部大开发、支援西部建设的文章,让大家进行阅读。不仅拓展了阅读量,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在学习了《黄果树瀑布》后,会找一些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文章,比如描绘庐山、西湖的文章,供大家进行课外阅读。学习了李白的诗后,也同样会找到两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李白的其他古诗进行课外扩展。寒暑假给学生列书单,让他们从书单中找出一两本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担负起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角色。
二、将习作教学生活化
在习作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习作表情达意,进而让他们更好地去感受生活。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生活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感悟。法国雕塑家罗丹有一则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只有善于观察,才能从生活中发现美,从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去表达美,也就是要让学生把目光投入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去发现美,感悟自己的成长。而写作教学生活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鼓励学生写日记。通常会要求学生一周写1~2篇日记。让他们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于日记中,不要求字数的多少,哪怕是一个段落,这些点点滴滴都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阅读只是基础,重要的还是要落在笔上。第二是在平常的课外活动中,也要将习作教学融入进去,比如说,学校组织春游或者是去博物馆、图书馆,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在这其中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细致的观察,一定要善于观察,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在习作方面得到一手素材。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回归生活,用发现的眼睛看世界,就能提高观察能力,丰富了素材,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三、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习惯、注重个体的差异
仅仅将习作教学融于生活不够,在写作课上还要通过对范
文的挖掘学习来促进提高。这些范文不一定是名家名著,更多是班级学生写的相对好的文章,或者是年级中其他班级写的好文章。这些与小学生的生活相近、通俗易懂的文章,更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也好进行模仿写作,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习作要落实在写上也要落实在改上,老师将学生的习作作品修改时可以进行适当的留白处理。比如说文中的病句画出横线并打上问号,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应该怎样去修改。将学生文章中需要提高的语句进行标注,同时告诉学生修改的方向,而不是具体告诉他这句话应该怎样改才是合适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修改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同时这样也可以记忆深刻,避免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
还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的修改,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通过学生同桌之间的互相修改,能提高他们对习作的兴趣。在老师修改的基础上,他们不仅能够看到对方的优点进行学习,同时能找出对方的缺点。在互相学习中,互相交流想法,共同进步。交互式的学习更能够提高习作教学的效果。
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进行一种整体的把控。我们可以将学生的习作水平分为三种。对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可以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多阅读多写作,培养他们往更高的水平发展。而对于习作水平相对中等的学生,要督促他们紧紧跟着老师的步伐做习作的练习。对于相对习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要进行更多的指导。分析他们的习作基础等问题,找出他们习作较差的原因。同时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基础性的、简单的习作教学,而不是拔高性的训练。
总结
小学高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而习作能力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老师要合理地利用教学理念、策略,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技巧、提高学生语文习作水平。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炳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3):61-62.
[2]李青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56.
[3]柯秀玉.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