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尝试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韦升贤
[导读] 随着社会不断地改革,教育行业制度也在一点点发生改变。语文是每个学生都要学习的,应从小抓起。初中语文成为教育革新方案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地改革,教育行业制度也在一点点发生改变。语文是每个学生都要学习的,应从小抓起。初中语文成为教育革新方案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搭建高效的课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进步的第一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自进入教育改革以来,初中语文教师追求高质量地讲解课堂内容,为了能够全面地深入地展现教育的最大作用,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从学生理论实践出发,详细地解读初中语文教材,多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发挥学生的独特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配合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二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课前演讲、阅读交流、情境演绎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文字的敏感与兴趣。在这些活动中,我设置了文苑漫步、艺海拾贝、时事微博、体育世界、音乐欣赏、走近名人、情景再现等诸多版块,为学生搭建参与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参与的互动性,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前,我要求学生精心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学生带着主题、带着问题,按照群文阅读的要求,在语文文字的海洋里遨游,取其所需,在大量素材中,对照主题,遴选可用材料。这样,可以在无形中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与知识面。
        由于课堂内容新颖,贴近生活,学生爱讲、爱听。因此,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笔者还经常要求学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简短记录所学、所想、所悟。学生在日积月累中,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二、教师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在备课时要突破陈规,求新求异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师。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十分重要。一次有效的教案设计,在文本上体现了教师的“独具匠心”。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论语十则》一课时,如何拉近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与现在学生的距离?用什么做媒介能让学生对孔子,以及他的思想感兴趣呢?结合现实生活,笔者意识到:很多现代人都有名片,可以用名片作为媒介,拉近孔子与学生的距离。于是,在教学设计时,我让学生给孔子或孔子的学生制作一张名片,模仿他们作自我介绍,并进行合理想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们发挥想象,定位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其间,每个学生的认知不同,产生了不同形象的“孔子”。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孔子的距离,又加深了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与感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奠定了基础。


        三、增大课堂容量,做好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更好地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两篇古代神话时,由于文章较短,内容较为简单。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讲解基本的文言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夸父这一神话形象,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描写,将共工与颛顼的斗争过程进行描写,学生在自由的发挥中,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夸父逐日最终渴死,那么,他逐日的意义在哪里;文章到底是在赞扬共工,还是在批评共工等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写作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让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可谓是一课多得。又如,教师在教学“感受自然综合性”活动课中,可以请学生用一句话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感受。然后,教师可以让同学抢答有关于四季的诗句,列出经典语段进行赏析,并结合四季图片感受自然的魅力。最终落脚在触摸四季心跳的小练笔上,短短一节课,将语文的听、说、读、写一一进行了训练。
        四、利用学案教学,减轻学生负担
        (一)将课前预习放在课堂上进行
        以前的语文课文预习都是在前一天晚上进行,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能从参考书上抄写,而并没有认真阅读课文,预习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落到实处。对语文学科而言,有的学生阅读了,但找不到阅读的要领,等于劳而无功。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十分重要。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用学案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不止是看书本,还要思考一些能开拓思维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这些工作都要在课堂上进行,学生有问题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把预习的成果在课堂上进一步强化,学生听课就会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教学会更加高效,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二)利用学案,刷新语文作业,让作业面孔新起来
        学生最不喜欢的作业是机械的、了无生趣的字词抄写。这种低效,又枯燥无味的作业,让学生身心俱疲。其实,学生感兴趣的是有一定自由空间的作业。学生可以利用学案,把一些需要识记的字词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减少了大量的预习作业,从而节省时间做更感兴趣的作业。比如,延伸拓展式的作业,主要体现在课外阅读上,以笔记的形式摘抄精彩语段、锦言佳句,以眉批或短评写出对所摘内容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另外,还有较为自由随意的作业,主要集中在随笔的练习上。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录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爱等。
        语文的学习是日积月累、不断升华的过程,只有坚持阅读才能抵达语言文字的胜境。教师通过点拨、启迪,给学生一片充满情感和智慧色彩的天空,才是语文教学的现实表达。教师可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合力,从而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汪军.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J].甘肃教育,2018(24):100.
        [2]刘翠荣.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