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研究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让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所需。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是拓展核心素养培养渠道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指导
引言:新时代要求初中语文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围绕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包括理论知识教育、实践创新能力教育和思想道德素养培养。课外阅读是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根据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快速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开展问题
(一)课外阅读形式单一沉闷,活动缺乏监督
为弥补课堂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课外阅读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假日期间,课外阅读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师布置的常见课外作业之一。传统的阅读活动形式沉闷,学生对单一的阅读活动感觉抗拒,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兴趣广泛、诸如游戏、电视等外界的引诱增多,导致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执行效率低。大部分学生任务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阅读内容缺乏必要的思考和个人理解,一目十行地追求速度,读本知识内容也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初中学生缺乏学习自制能力,课外阅读脱离教师的监督下进行,经常出现一边阅读一边开小差的情况,降低阅读效率。
(二)核心素养内容多,课外阅读教学缺乏规划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多,任务繁重,常规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缺乏科学的规划,让学生的执行和提升效率大打折扣。现实中,有教师简单布置了阅读任务,但是却没有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按顺序有的放矢地开展。
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课内化策略
(一)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了, 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展开阅读,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1.阅读交流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分享他们最近一段时间内阅读的主要内容,可以是课内文本的阅读感受,也可以是课外文本的阅读感受,更可以是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兼有,引导学生从复述主要的阅读内容开始,慢 慢地发展到阅读心得,进而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情境演绎活动
情境演绎要求学生要以阅读文本为剧本,把自己当作剧本中的人物演员,进而将阅读内容直观演绎出来的全过程。情境演绎模式下,学生要想将阅读内容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就要展开深入阅读,进而阅读就变成了一种积极、自主的活动。
(二)群文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群文阅读是新课标背景下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其主要是指教师将若干篇相关联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分析、对比、理解的全过程。
群文阅读模式下,教师可以以教材文章为点,由点到面,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多篇与教材文章相关的课外内容,以实现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有效整合。群文阅读模式下,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尽可能多的文章, 这样会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例如,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以及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海伦凯勒可谓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她不到两岁就成为了盲聋哑人,即便是在这样残酷的条件下,她依然蜕变成了-位传奇女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海伦凯勒写作的其他文章,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 《走出黑暗》 等。通过多篇文章,让学生走进海伦凯勒,让学生全面了解聋哑人的生活,以及她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 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其中的《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父亲的病》和《无常》等文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鲁迅的思想,了解鲁迅生活的动荡年代。
(三)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是学生理解读物内容,从中获取信息所采用的一种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展开阅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展开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展开有效的阅读活动。
1.阅读顺序方面的技巧
所谓的阅读顺序,就是学生阅读整本书或者阅读一篇文 章的顺序,并不是每一-本书或者每一 篇文 章都适合从头到尾的阅读顺序,很多时候变换一下阅读顺序,反而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例如,在阅读《骆驼祥子》这篇小说时,学生可以采取开头、结尾至中间的阅读顺序,即先阅读小说的开篇,了解主要人物故事,然后再阅读结尾,了解小说的故事走向,最后再阅读中间的故事情节,从而提升阅读长篇小说的有效性。
2.阅读方式方面的技巧
不同的阅读内容适合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篇幅比较长的小说适合快速浏览,学生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目十行的阅读能力;语言比较优美的散文和诗歌适合朗读,学生不妨大声地朗读,体会语言文字和意境的优美;教材文本适合精读,学生 需要细致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总而言之,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点,由点到面地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进而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效结合,全面培养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论:课外阅读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能力,需要在初中阶段进行掌握,这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指导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进行了解,同时对于学生们的能力培养也不能忽视。阅读是可以让知识,情感和素质等多方面内容同步发展的一项运动。初中生应该在教室的指导下积极进行阅读活动,对于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杨军. 烟台市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陈怡婧. 论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文本的开发[D].苏州大学,2013.
[3]陶锦亚. 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研究[D].苏州大学,2011.
[4]朱宜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实验报告[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