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小学高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综合素养的水平。事实证明,重视发展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当前,在高年级写作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将这些问题与独特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本文提出了一些写作技能培养策略,可以帮助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技能。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写作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高年级阶段,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后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发现:大部分小学生的情感能力没有得到培养,虽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要求学生作文要表达自己情感,但很多学生仅仅是流水写作,没有将真实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
而事实上,作为高年级的小学生应该有着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这与学生实际很矛盾,这也是我们急需要改变的迫切现状。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首先,教师指导不到位,不科学。写作源于生活,在写作中要有意识的和生活相结合,但现状却是,很少有教师采取科学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创作。大部分学生多是单纯的文字排列,多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创作。
其次,作文写作中,学生没有积极主动思考。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为了保证学生成绩,将选材立意、文章提纲都一一列出,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很多学生缺乏主观思考能力,只是盲目地按照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写作,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不仅结构死板、内容乏味,而且文章缺少灵魂,缺少阅读价值。
最后,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列出写作框架,分析写作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理解写作的含义,只是机械化、重复性地练习。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对写作产生厌恶,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大多数的小学生缺少学习经验、生活经验,语言积累上比较匮乏,心中有想法的时候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描绘,写出来的句子与文章都非常的口语化,语言不精练,缺少自身的特色。还有很多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好词好句,但是不知道该如何灵活的运用,日常积累语言的活动变成了无用功,为了突破教学的瓶颈,摆脱学生语言知识匮乏的现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积累的活动,将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给学生更多的灵感与启发,学生的作文表达会更上一层楼。
将意境通过词语散发出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深山的秋林之中,白云、人家、寒山、枫林等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理解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当然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仅仅进行语言的积累是完全难以应付的,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语言、运用语言,教师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语言。
例如,教师选择优美的段落,自己阅读理解,重组,并且运用到作文教学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仿写,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明白如何组织语言,就不用长期仿照他人的写法,驾驭语言的能力会逐渐得到提升,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做到行云流水。
(二)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写作方式。
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不容乐观,写作这一核心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情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对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更好地制定教学对策。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丰富写作形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更多不同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写作题目,除了命题作文之外,还可以选用看图说话、材料作文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以此促进其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适当地开放学生的叙事方法,不能够为学生提供硬性模板,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采取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不同的写作手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写作灵活性,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魅力。
(三)转换作文评价方式,增加学生的自主性。
综观当前语文教学课堂,阅读教学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写作教学被忽视,写作教学的时间被占用。即使部分教师开展了写作教学也缺乏让学生的课后练习和写作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虽然进行了写作练习,但缺少写作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无法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写作能力自然无法得到真正提高。除此之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对作文的批改经常草草了事,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对作文内容进行阅读,无法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加入作文批改活动中,通过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在生生互评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缺陷,丰富写作素材,在无形之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正确的评价方式,找到学生作文中的优秀表达,无论是一个词,还是一句话,都要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在感受到写作成功的同时,对写作的兴趣也会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投入写作活动中。
(四)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文学源于生活,只有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才能创作出真情实感的内容。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将阅读变为学生主动行为,以此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不同的写作方式。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让学生将自身的真情实感融入写作中,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周记,记录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并且对学生的周记进行详细的批改,以此在锻炼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书写周记的过程中将经历的有意义的故事记录下来,这样,学生的真情实感能够得到发挥,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三、结语
写作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养。教师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写作水平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教学,并提高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培养写作技能时,自觉地培养创造力和形成创新思维也是永远保持写作技能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况倩倩.论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以长沙市五一中路小学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姚琳.作文教学的困境和出路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