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只是文体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但多年积极参与公益教育,努力让更多孩子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由于春节从老家回来后要自我隔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我不能像众多英雄那样勇敢逆行,也无法和单位的同事们并肩作战,心里不免有些内疚和失望。但是我坚信隔离隔不住爱心,奉献能铸就精彩,于是,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和写作优势,并借助网络和手机有效开展工作,用自己的方式战疫情,让爱和奉献温暖更多人。
一
最近三年都没有回老家过春节,我很想念家乡的亲人,于是休了假回到老家河南。到老家后,还没有来得及走亲访友,就看到疫情爆发的消息,考虑到火车途径武汉,我主动自我隔离,每天“宅”在家里。
在家的这些日子,我并没有闲着,而是经常“泡”在英语里。因为,我曾和区图书馆的黄馆长有一个“约定”:2020年寒假过后,在图书馆开一个英语辅导班。尽管我是英语专业毕业,取得专业八级证书,也有多年教学经历,但工作后长时间没有使用英语,担心辅导不好学生,怕误人子弟。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我就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踏踏实实地学习了英语知识。
看到严峻的疫情形势和领导、同事忙碌的身影,一直想为防控疫情做些事的我坐不住了,就改签了火车票,确保隔离期满后尽快回到工作岗位。
1月30日下午,我终于回到江门,但根据最新要求,仍要在家隔离。“我不能上班,但我必须在岗。”当时我一直有这个想法。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我通过电话、微信与同事保持联系,确保股室工作顺利开展;我通过电话及时解答群众办理证件的疑问,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我牵头组建了本系统硬核广播员微信群,及时发布、推送和转发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信息,传播疫情防控正能量。在家,也要为疫情防控工作出力。这是我的愿望,我做到了。
二
2月7日,我看到广东省教育厅印发的通知,知道了省内各级各类学校2月底前不开学。作为曾经的老师,想到众多学生的学习可能会受影响,我非常担心和忧虑。
“根据目前的情况,短时间无法在图书馆开设辅导班了,那么,何不为一些孩子开设网络课程呢?”想到这里,我眼睛一亮。
因为,这个时候开设网络版“凯叔说英语”(英语辅导班名称),一方面,可以为一些“宅”在家的孩子带去英语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为即将开设的辅导班积累教学经验,可谓两全其美。
2月7日晚上,我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免费辅导英语的信息,原计划是辅导五名左右学生,没想到很快报名人数就达到12人。2月8日,“凯叔说英语”正式开始。为了能教好学生,我做了大量的准备。由于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我先用三天时间将所有音标课程讲授完,再用两天时间带领学生系统复习。经过辛苦练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主要音标的读音和拼读规则,在我还没有开始新概念英语(“凯叔说英语”的主要课程)教学时,多数学生已能将前十课的单词较为准确地拼读完成,基本达到我想要的学习效果。在正式讲授新概念英语时,我还精心选择网上的优质课程推荐给学生,帮助学生做好复习和预习。目前,所有课程进展顺利,学生都很喜欢我的课。只要这些学生选择继续学习,即使在他们开学后,我也会抽出时间为他们答疑解惑,让他们的英语学习之路更加顺畅。
三
考虑到我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写作经验,经领导同意,蓬江区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蓬江发布”的编辑邀请我加入特约评论员队伍。尽管我每天都忙着备课、讲课,但还是马上接受了邀请。因为,言论在媒体中有旗帜作用,用好言论话语权,能够提高舆论引导力,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只要是能够为战胜疫情做的事情,我都会全力做好,比起工作在一线的领导、同事,我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我积极关注疫情发展和国家的最新政策,立足本地,着眼全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写作方向,并不断修改完善,写出《你我共同担当 凝聚战“疫”力量》《非常时期也是孩子学习的契机》《莫让松懈大意成为疫情的“帮凶”》等一系列较高质量的文章,在这个特殊时期,以手中之笔化作战“疫”武器,为打赢这场人民战争凝聚起更多的力量。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人的战“疫”故事,没有轰轰烈烈,都是平淡无奇。我不知道自己的故事是否暖心,但我希望能够温暖他人;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故事能否成为一束穿过漫长黑夜的黎明之光,但我知道,至少,我做的这些事让我看到更多的光芒。这些光芒,照亮我前进的方向;这些光芒,给了我更多战“疫”的力量。
作者信息
郑修凯,热心公益教育,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主人公,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邮编:5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