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靳艳琴
[导读] 如今的时代正在朝着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有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摘要:如今的时代正在朝着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有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重要论断。时至今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课程体系中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白引导学生学习新鲜事物的意义,从而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达到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现实生活;小组竞赛;直观视频
        社会生活节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加快,而信息技术对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学生日后步入社会面对工作,也少不了要利用信息技术,所以说这是一门有极大应用价值、学习意义的学科。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懂得信息技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从而以有效的教学途径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以求可以顺利实现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关于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途径作以下几点探讨:
        一、联系现实生活,体现学科学习意义
        对于新世纪的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并不是一门陌生的学科,毕竟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信息技术,但不得不说,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他们在应用信息技术之时往往是在打游戏。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懂得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该学科的意义,从而发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以求可以顺利达到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如今是信息爆炸的生活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然后,我在学生的屏幕上出示了一张关于牧场的图片,对学生说道:“假如你置身其中,牧场的主人要你去打猪草,但是你并不知道什么是猪草,你可以通过哪几种方法得到猪草呢。”进而在学生对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其归纳了几种获取信息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善于思考,懂得利用身边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之后,我通过结合现实生活对学生提问,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了信息获取的共同特征、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了分析信息的能力。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生活的帮助。这样,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体现了学科的学习意义,发挥了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充分达到了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开展小组竞赛,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往往存有竞争心理,所以说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既符合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又符合学生成长的身心特点,是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懂得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在课堂上开展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带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而实现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表格信息加工》中这一节时,首先,我在学生的屏幕上展示了太湖爆发蓝藻事件的图片,直观显示了数据信息,引导学生纵观全局掌握了关键数据,对学生说道:“大家能够完成一个引用水源地水质的报告吗?”然后,我将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对学生讲述了加工信息表格会使用到的软件,进而为学生直观演示了水质指数在各个监测时段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学生讲述了操作时的注意要点。之后,我对学生提供了数据信息,安排小组进行了计时竞赛,刺激了学生的竞争心理,从而提高了学生使用Excel图表的使用能力。最后,我对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教育,做了关于表格信息加工的小结,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小组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而实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导入直观画面,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面对高考,高中阶段学生无疑有很大的压力,所以导入直观视频不仅仅是为了助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还是为了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面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懂得在课堂上导入直观画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兴趣的基础上产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充足动力,从而顺利完成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时,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了“信息”的定义,指名学生复述了信息的基本特征,进而投影为学生播放了信息技术发展历史的直观画面,使学生在直观情境下体验了到了信息技术的变化,从而导入了新课内容。然后,我对学生提问道:“什么是信息技术?”从而促使学生产生了阅读教材内容寻找答案的意识,进而从直观画面中引导学生了解了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经验,谈论了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后,我对学生的探讨成果以轮廓图的方式做了整理,让学生进行了积累,使学生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有了清晰直观的认识。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导入直观画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生活、学习的影响,培养了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从而顺利完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充分提升。
        总而言之,有效的教学途径需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当中。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定要懂得遵循新课改下的崭新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思考有效的教学途径,从而达到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段毅珠.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路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9):186+188.
        [2]左云涛.提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68.
        [3]李冲.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性教学[J].学周刊,2016(05):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