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吴国庆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德法教学的有效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于道法教学效果的提升将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对其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理论学习、习惯养成等的重要时期,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及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直接关系到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等的效果,从而对其未来发展形成比较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德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个性化较强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初中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在提升德法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初中生的综合发展。情境教学法的恰当应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因此对其进行探索非常必要。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的意义
        德法学习非常注重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创设出逼真程度较高的教学情境,能够给与初中生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激发其德法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升。德法作为一门显性德育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初中生打好一定的思政理论基础,让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辩证思维等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育其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并让其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而想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培养初中生的德法核心素养。教师在德法教学之时通过创设情境,让初中生获得相应的体验、感悟等,从而促进其德法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此外,情境教学能够增强课堂互动性,让初中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还能很好的促进其思维发展,这些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方式能够为情境创设提供非常大的支持。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某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场景呈现给初中生,让其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德法课堂气氛变的更加灵动热烈,声、光、影等多种元素构建的情境能够迅速抓住初中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德法教学效果。以《丰富的社会生活》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初中生感受社会生活,开篇就创设了公园晨练、菜市场买菜、敬老院活动、看电视这四个常见的生活情境。而书中只是通过图片的方式呈现了这些情境,但是这种情境方式未免过于单薄,不能充分激发初中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应的视频片段,这样创设的情境更加饱满,更能激发初中生的探究欲望,教学效果也能获得更好的提升。比如公园晨练这一情境的创设,教师就可以播放早晨公园当中不同人的晨练方式、公园当中的晨练设备等,让初中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公园晨练生活。
        (二)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德法课程教学不宜说教意味过浓,这样容易降低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设法将理论知识利用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初中生,而利用相关故事进行情境创设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多数初中生对故事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因此故事情境可以快速抓住初中生的注意力,且故事还有传递道理的作用,将其运用到德法教学种非常适宜。为了增加故事情境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在故事情境创设之前或之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初中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从故事情境中领会到相应的道理。比如,在进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初中生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元史·许衡传》当中的一个小故事来创设情境。许衡于某个夏日外出之时口渴难耐,道旁恰有一棵梨树,很多人都在摘梨解渴,只有许衡认为自己并非梨的主人所以未曾摘梨,有人说乱世之中梨本无主,以此来劝说其摘梨解渴,许衡却认为梨虽无主而我心有主。故事讲完之后,教师可让初中生相互探讨怎样才能做到“我心有主”?在探讨该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强化初中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达成教学目标。
        (三)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初中德法课程涉及到的很多内容都有非常强烈的生活化色彩,而且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为了引导初中生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言行予以规范,或者是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判断标准等。根据初中德法课程的该项特质,教师可利用生活实例进行情境创设,让初中生所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从而在其脑中心中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以《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的学习为例,教师就可以将周围生活当中一些违法犯罪、依法维权等方面的案例拿出来进行情境创设,在引导初中生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帮助初中生建立起法不可违、善用法律等方面的观念,让做守法的公民这一信念深植其心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德法学习兴趣、培育其核心素养,同时还能提升德法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将其运用到初中德法教学当中非常必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故事、生活案例等进行情境的创设,这样都能获得很好的情境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郝守珍.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8):42-43.
        [2]裴玉芳.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甘肃教育,2020(06):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