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期   作者:陈习敏
[导读] 诚信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诚信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渗透诚信教育,以使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诚信品质的重要性,进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诚信对人、对事的习惯。同时,在人际交往中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诚信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学科代表性,人文精神也比较丰富。因此,诚信教育对同学们品德素养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诚信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需有效渗透,则应基于班级学生个性积极探索教学,以进一步进行优化创新,使同学们对诚信教育产生学习的兴趣,愿意集中注意力于教师的诚信教育,并思考诚信对自身的影响。因此,该篇文章主要围绕小学语文教师就诚信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方法进行阐述。
         一、积极挖掘语文教材,紧抓诚信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则应当注重挖掘语文教材,紧抓诚信知识,以在课堂中围绕典型案例进行教育,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诚信,并且体会到诚信与自己成长的联系。首先,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挖掘课文中的诚信知识,并进一步基于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教学强调,则可提高诚信教育渗透的有效性;其次,教师推动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也可推动学生挖掘教材,发现课文中的诚信知识,从而使同学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诚信的意义。总而言之,教师积极挖掘语文教材,紧抓课0中的诚信知识,从而进行教育,可使同学们体会到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将诚实理念实践到做人、做事中。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我不能失信》,教师深入挖掘文章主人公宋庆龄身上信守承诺的品质,并引导学生将体现宋庆龄诚信品质的句子标记出来,并进行反复阅读和体会。通过该方法,则可是同学们在潜意识中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更好地理解诚信。
         二、注重以身作则,拓宽教学范围
         教师应当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盖句名言,教师需推动学生做到诚实守信,那么教师自己则应当做好榜样作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成为班级学生的表率,使同学们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认识的诚信,同时教学也能够树立威望。

首先,教师在自身的言行举止上应当做到表里如一,例如教师应牢记自己对学生的承诺,无论是惩罚还是奖励都应当做到,使同学们能够在教师的示范过程中,认识到诚信对人的必要性;其次,教师在进行诚信教育过程中也可拓宽教学范围,例如以教师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解释,则可使同学们提高诚信学习的积极性,愿意探究文章中有关于诚信的内容。总而言之,语文教师有效渗透诚信教育,则应注重以身作则,做好示范作用,并在课堂中拓宽教学范围,提高诚信教育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则可推动学生积极地朗读有关诚信的故事或者开展有关于诚信的口语交际活动,并且教师应在活动中发挥自身教学的主导作用,做到言行举止表里如一,使同学们能够在活动中体会诚信教育的趣味性,从而愿意自主地对诚信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
   三、结合生活实际渗透诚信教育
   教师需使同学们形成诚信意识,更应把注重诚信教育工作融入于生活实际中,以使同学们对诚信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实践诚信。首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的还较不完善,因此教师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渗透诚信教育,可使同学们接受的更加形象、具体的诚信知识,并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以及监督下形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其次,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诚信教育,应当注重教育的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面对性格不同的学生,应当在日常管理中设定不同的目标,使同学们能够获得与自己个性相符的诚信教育,从而愿意发现自己的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总而言之,教师基于生活实际渗透诚信教育,可提高教育的生动性,使同学们逐步对诚信有更深入地认识。
         例如教师在口语交际环节中提出问题,推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和探究,如“你认为你做过哪些事情是符合诚信理念的?”,通过该方法可推动学生积极地结合生活,思考诚信,进而使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认识到诚信与生活的联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小学语文教师需在教学中有效渗透诚信教育,始终需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究和分析,以进一步创新渗透方法。就该篇文章来看,教师有效渗透的策略主要有:首先,教师应当积极挖掘语文教材,寻找典型的诚信案例,使同学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同学们能够在教师的示范下,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最后,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渗透诚信教育,开展教学活动,可使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诚信的意义,进而将诚信理念实践到生活实际中,从而逐步形成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1]付超.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建构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2]周玉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
[3]任静.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