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其中涉及到的层面非常广泛,不仅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同时还要在大方向上做好把控。特别是在21世纪市场经济时代,建筑企业想要永葆生机则必须在施工现场管理进行针对性优化,确保人员配置、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限产管理与优化措施展开深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自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不仅国家的综合实力有了稳步提高,亦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然而经济繁荣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项目管理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提前预判与整改,很有可能在未来留下安全隐患。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不仅事关企业自身经济发展,更与中国无数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相关的工作实践,首先概述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需要准守的工作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
1.1 施工程序不规范
就目前而言,我国依旧有部分施工企业在工作开展中存在施工程序不规范的行为,这批企业一味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很多工程项目中发生了二次甚至多次转包,而这些转包程序涉及到方方面面,几乎无法找到一套完全统一的标准,施工流程不规范,而且在过程中也造成了资金流失的情况。甚至,还存在一部分道德低下的偷工减料行为,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威胁到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另外一方面,有些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展之后,相关施工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缺乏实践积累与实践经验,而且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态度散漫,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必然会导致施工程序不规范。
1.2 企业法人行为责任不明确
实际上,对于建筑行业的企业法人,理应跟家严格的要求自己,必须严格准守管理部门发布的管理法规。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多企业法人不清楚这些问题,具体的权责分配十分模糊,在问题出现的时候一味推卸责任。另外,还有一些企业法人的行为更加可恶,他们会随意更改工程周期,导致后续施工进程屡受干扰,拖慢了整体施工进度。这种情况,很明显反应了企业法人与相关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不够,严重影响了企业信誉度以及后期正常施工开展。
1.3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在施工现场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各级人员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把控的重要性,在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拿出最严谨的态度来推进工作,进而确保整体工程质量。不过就现实情况来看,如今很多施工管理者未能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在工作中缺乏监督管理,各级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十分淡薄,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的开展。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需要遵守的工作原则
2.1 科学合理性
实际上,若想从根本上推进施工科学管理工作,必须要在施工前、中、后各个阶段都遵守科学合理性原则,对进度合理、质量保证、成本控制等多方面进行合理把控。对于施工进度的计划安排,应该首先将材料确认到位,在人员配置的环节也需要遵守科学合理性,不能单凭所谓的经验,要确保各个环节的专业性,在所有细节多完善科学后,才可以进一步拓展工作深度。
2.2 标准规范原则
考虑到如今建筑企业所要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因此在工作推进中必须依赖一套完整的标准化工作原则,进而推动标准化组织管理,避免后续出现各种类型的细节错误。如今,全国各地的建筑施工企业都逐步形成了一套标准化流程,与之匹配的文件资料越来越完善。
例如,对于厕所区域的施工管理流程,虽然标准流程必须要将地漏与地面的高度差保持在一厘米之内,但是如果遇上比较特殊的情况则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条件来进行灵活转换,很多标准并不是一层不变。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气候、地形、施工设备等因素的约束,要合理选用最为贴切的建筑施工材料,做好防水、防侵蚀等方面的细节工作。
3.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构建完善的施工方案
对于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优化,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要将各类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好各个环节的施工重点与难点,利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指导思想来解决突发问题。在正式投入施工之前,还需要拟定好一套施工计划方案,对每一个容易疏漏的细节要标明重点,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深入施工现场展开调研,对现场的气候、地理等环境因素掌控清晰,这样才能却把工作开展之后的万无一失。同时,还需要优化好人员配置,确保每一个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素养,让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凡事做到了然于胸。
3.2 强化现场施工材料管理体系
对于现场施工管理所涉及到的各类材料,由于型号、品种、规格等都十分复杂,如果不针对性的进行精准管理,那么不良建筑材很有可能会进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必须要努力强化现场施工材料管理体系,在各个阶段落实好材料管理工作。具体而言,首先应该狠抓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对各类材料做好性能把控,切忌一味挑选那些所谓的“性价比产品”,首先要确保材料质量靠谱,然后再去考虑价格问题。
其次,由于市场价格波动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所以有关采购管理部门必须要紧跟市场变化,做好实时跟踪,要确保建筑施工材料的供给充足,做好资源优化配置。最后一方面,对于施工材料的发放管理,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来提供发放量,同时还要在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材料耗费,同时杜绝一切转卖企业建筑材料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基于严肃处理。诸如钢筋、水泥等材料,还要考虑到后续的一些存放问题,在采购的时候就要尽量选择那些品质出众,使用寿命长的优秀产品,确保施工材料各个细节都不出现疏漏。
3.3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培训力度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需要考虑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优化好现场所有施工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这种做法绝不是为了让企业缩减开支,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让建筑企业在社会上获取良好口碑。在施工作业开展进程中,建筑施工管理者首要做到的就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要在各个施工环节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在工作中反思不足。同时,对于现场施工人员也必须提高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活动,努力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于摇篮之中。
结语:本文主要结合了笔者自身多年相关的工作实践,首先概述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需要准守的工作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未来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势必将越来越多元化、创新化,身为项目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充实自我,努力夯实业务技能,用更加科学完善的理念来落实管理工作,进而推动国家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庆.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3):1238.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13.1197.
[2]徐胜智.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4):682.
[3]张杰.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18,(19):129. DOI:10.3969/j.issn.1006-2122.2018.19.123.
[4]马庆伟.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8):172-173. DOI:10.3969/j.issn.1673-0038.2019.0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