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创意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期   作者:豆芳霞
[导读] 创意教学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摘要:创意教学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考评制度的制约,教学模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这种传统模式。填鸭式的语文教学是最司空见惯的,创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是相当匮乏的状态。虽然新课程改革与新课标的颁布都指出了“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但是这些理念中并未过多的涉及教学创新的理念,因此创意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就显得相当难能可贵。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意教学 探究
一、何为创意教学?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也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p1关于创意教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也是常常被提及的话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很难真正做到有创意的教学。语文创意教学不是随心所欲的刻意求异,也不是故弄玄虚的自我标榜,而是语文教学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种理念、一种策略。“它强调语文教学的创意,着力语文核心问题创造性解决的创意寻道,重视语文活动经验反思成智慧的创意悟道。此道非彼道,它是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有创意的学习之道,也是教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之道,更是教师焕发言语生命活力、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发展之道。这是语文创意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2]p1何为创意教学,我个人认为,是在原来传统教学模式熟练运用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创新活动的教学模式。
二、创意教学的论述
(一)国外的创意教学
         “罗素和爱因斯坦均认为,知识仅仅是激发优秀的创意性思考的基础,它们必须被消化吸收,才能形成新的组合或者新的关系,以新鲜的方式问世,从而,才能产生出真正让人惊叹的创意。”[3]序言一而意大利知名社会学家帕累托则认为有创意者属于“投机者”,这类人包括了创业家和各种发明家,他们总是全神贯注于探索新的组合的可能性。而另一类人属于“股东”类型的人,他们更容易被创业家所操纵,他们个性保守,缺乏想象力,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也就是说后者更没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3]p3整合思维一书中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将头脑中同时存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想法而继续思考的能力定义为“一流智商”。[4]p5这也是整合思维所讲的创新之处,它的创新意在矛盾中追求创新。关于学习的创新,罗伯特.加涅指出“学习是一个导致学习者倾向性与性能发生变化的过程”;[5]p5而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去的范畴;[5]P2教学和学习构成创意教学的基本结构。
         (二)我国的创意教学
         早在上个世纪,李吉林老师就开始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进行探索创意教学,并且提出了“情境教育”的理念,在他扎根一线的长期的教学中,又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6]p13由于创意的生成,需要在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要想进行创意教学,首先要是思维的创新,而思维创新需要从语言入手,在课堂教学中,高中生的思维能力逐渐由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语言的声调、感情色彩等的变化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在波动的情绪中体会情感,进而体验所创设的情境,在情境中进行教学;这也是创新课堂教学的一种。
三、创意教学的实施
         (一)创意教学实施的困境
         创意教学怎样实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因为想法总是容易,真正实践起来地有种种阻碍与困难;而唯有实践出真知,在当前高考制度与各种教学规章气度的制约下,想要创新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就目前教育评价系统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已经将教学限定了一些必备的条件:如要评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素养,媒体运用技术,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这些看似规整的评价指标,恰恰限制了教学创新的可能;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又不得不遵守这些准则进行教学。所以,这就给创意教学带来了两难的困境,而创意教学,正需要解决这种困境,正如整合思维中说的,两种矛盾并存情况下的思考与创新,才是真正适应当下的教育模式。
         (二)创新教学困境的突破
         面对这种被制度管控下的教学困境,创新教学应当怎样突破,并真正做到创新教学呢?这是我们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首先,我们要坚持旧的教学体系进行正常的教学;这样就使得创新教学首先建立在正常稳定的教学基础之上,不会让教育者和学习者都不会面对一下子适应不了的状况。
         其次,将新的元素与旧的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稳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整合新旧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即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与创新教学的尝试。要注意的是那怕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了困难和阻碍,也要放弃,要坚持尝试的创新,并且要做到苦思冥想的境界,让潜意识在睡觉和休息的时候也在为了创新这个目标而工作。
         再次,可以运用跨界的知识点进行触动创新意识,比如融合音乐,美术,电影等等其他影像进行创新;柯南与福尔摩斯在输案件地也会 听音乐会,一是放松,而是换个思维 模式刺激大脑,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创新,运用想象力和感知力,将创意生成,消化,吸收,运用于实践。
         最后,持续思考,直到创意生成,创新教学模式诞生。因为持续思考,会让人在某一个瞬间顿悟,灵感一瞬间闪现,便产生了创新的点子。要经过阴霾的困境,才能展现阳光明媚;持续的思考,量变形成质变创意便产生。当创意产生之后,这些困境也将被突破;这样 就实现了创意教学的。
         (三)创意教学的落实
         创意教学的落实,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比如,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五中,阅读单元课文《边城》时,一般的教学都是讲边城小镇的山美,水美,人情美;那时的人多么朴素,多么善良;风景是怎样优美,情节描写的怎样动人等等。可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了一点,翠翠母亲和父亲的爱情悲剧,一个单纯的花季少女,一个帅气的军人,两个人偷吃禁果后有了翠翠,可是那个军人因为触犯了军规而怕被处罚去服毒自杀,那个少女因为舍不得离开父亲既不愿意与他私奔,又不能面对深爱之人自杀离去的痛苦,所以在翠翠刚出生不久就喝冷水而死,留下了可怜的翠翠与年迈的祖父一起生活。看似美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悲剧,因为这种边城美景所谓美丽与朴实的背后,实则有一个无比凄凉的故事,因为受教育程度有限和其他原因而造成的悲剧。假如翠翠的母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她便不会偷吃禁果;假如那个军人也因为对军规的真正遵守和道德的坚守,便不会伤害那个单纯的少女,更不会有以后悲剧的发生。所以,鉴于高中生心理发展的问题和早恋现象大家都避而不谈的问题,可以在上课堂教学时融入相关理念的正确引导,正确面对高中生关于爱情和早恋的处理方式。其实,早恋可以是以促进相互学习的方式存在的,而不是因为冲动和无知,给未成年的孩子造成身心的伤害;再者鉴于高中生自尊心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高中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可以在班会和晚自习上给学生单独谈心,讲明早恋的利害关系,高中生活以学习为主,未来的路还长,要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保护好自己,要热爱生命,然后再追求梦想。
         言归正传,创意教学,关于不同类型的文本,教师不光要在授课时讲解大纲中所要求学习的文本的基础内容,以用来应对高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讲解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如怎样保护自己,怎样将青春期的朦胧情感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合理调节,这也是新课标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的具体体现。我们教育不光是让学生拥有知识和技能,更要三观正确、生活积极、阳光的好青年;要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创意教学的意义
         创意教学,承前启后,对于目前的课程改革,教书育人强国目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更要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创意教学也将单一的知识传输,变成了使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人;这也符合新时代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创新教学是教育进步的标尺,创新是将人看成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创新是教育改革推进的先锋;创新教学使得语文课堂不再枯燥乏味,也使得教学活动不限定于课堂,而是拓展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与日常生活细节中,以及生存的真实情景中。创新教学的益处,更是一言难尽;创新教学的困境,也非一日一时可以突破;创新教学的落实,更加需要扎实的教师专业素养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对制度的挑战,还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挑战,都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虽然艰巨,但我们依然要坚持寻求创新。 唯有创新教学、创意教学,才能推进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茉.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探讨[D].渤海大学,2014.6.
[2]卿平海工作室著.语文课堂创意教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3][美].詹姆斯.韦伯.扬著,祝士伟译.创意的生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加拿大]罗杰.马丁著,胡雍丰,仇明璇译.整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美]加涅著,王小明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6]王瑞.情境教学理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5.

作者简介:豆芳霞,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