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刘宏伟
[导读]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写作技巧尤为重要,但在对学生实际写作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写作技巧尤为重要,但在对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的掌握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但目前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选题,基于当前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标,笔者对小学生写作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给出了一些改善小学写作教学情况的对策。
        关键字:语文;写作;兴趣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考虑学生的习作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习作教学方案,促进同学间交流互动,相互分享和学习习作的经验和方法,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习作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习作鉴赏和评价等措施,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习作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教学理念不够明确
        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写作理念至关重要,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教学理念的微小偏差将导致教学活动的最终不同走向。所以提高教师的写作理念对于提升整个教学的质量是不容忽略的。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理念不够关注,认为写作教学就是一种教学方式,不需要存在什么理念,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危险的,对整个写作教学的发展是不利的。实际教学中,诸多教师仅仅将写作水平作为评价学生分数的简单指标。此种错误的教学理念,对写作教学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使得学生的写作目的偏离实际,写作的内容也仅仅以获取更高的分数为目标,使学生的真实情感难以流露,学生个性思维受到束缚,写不出优质的内容,也就更达不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二)写作教学指导不够系统
        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周围环境中的许多事物缺乏有效的观察及理解,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要有老师有效耐心的写作指导。在一般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都是以班级整体为单位进行的,这种写作指导模式实际上并不科学、系统,由于每个小学生个体的生活经历不同、个性不同、对事物的理解领悟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处于不同步的发展状态,因此,教师在写作辅导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不同的教学指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措施
        (一)以兴趣作为基点,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写作习惯
        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对周围人或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在点滴之中捕捉灵感,积累写作材料,以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增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观察习惯。其次,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及学习中形成勤于积累的习惯。让学生把生活中所经历的人或事记在头脑当中,并用纸笔记录下来。这样在有写作需要时,就能对写作素材进行提取和加工。再次,懒惰是阻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
        例如,在《桂林山水》的语文课程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好,掌握一些描写山水美景的词语和句子,使学生积累到一些景物描写的习作语言,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旅游经历,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勇于表达的能力,给学生命题写一篇游记习作,让学生将真实的旅游生活和情感体验写出来,提高学生习作的感染力,同时教师要规定习作的时间和字数,让学生有一定的习作压力,进而转化为动力,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此外,因此教师们在评价过程之中,对于不同种类的“词”、“字”、“句”也应有所区分,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积累。促使小学生们乐于接受这些优美的“好词”、“好句”,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选择性的参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作文课堂。
        (二)以语言作为目标,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及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语言运用得好,对于作文的文采是有亮点的,会得到读者的欣赏。教师要把目光重点放在课本中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地方,并对这些内容做出着重讲解。其次,要对其中正确的内容进行肯定,然后再和蔼的指出学生发言中存在的问题,以真诚打动学生,学生就会激发出无限的学习动力。
        (三)以多媒体为辅助,营造生动趣味性的习作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习作教学情境,就要转变依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设备辅助语文习作教学,提高语文习作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使学生能通过观看生动形象化的语文习作教学视频,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语文习作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同时发散学生的语文习作思维,进而优化学生的语文习作知识结构,也锻炼学生学会用电脑上网自主查询相关的语文习作学习资料,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
        例如,在学习《白鹅》的语文课程之后,教师尝试引导学生对于文中用词的准确把握,针对白鹅生动、有趣的描写手法,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举例,学会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写作方法,使学生可以融会贯通。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着课文内容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像是“小猫”“小狗”等,在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来展开习作教学,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小动物在吃食、走动时的视频,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上,吸引学生观看的注意力。同时,教师需要在旁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了解,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对于描写动物的邢台、动作更加真实,形象。
        (四)以激励为导向,加强习作鉴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习作鉴赏能力的培养,并且采取多元化的,客观公正的激励性评价制度,提高学生的习作学习信心和动力,进而提高语文习作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难忘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段阅读,加强学生鉴赏文章的能力。在对课文有了基本的把握以后,让学生再深入挖掘课文的中心思想与核心表达。最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爱国表达,引导学生融入中心思想,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提升学生的文学内涵,同时使学生能够在本课中学习到写作结构要清晰、文意要深刻的技巧和方法。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作文比赛的活动,来客观评价学生的习作水平,对学生要热情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激励性的话语中,提高语文习作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使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学习习作知识和方法,也使学生能够在这种良好的习作教学评比中学会成长。
        结束语
        目前,伴随着新课改对语文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在目前的写作教学中,依然面临着种种困境,学生在写作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从教师教育角度讲,教师的教学理念、指导方式及教学素养等方面皆有诸多不足。以上问题在当前的语文写作教学工作中极具紧迫性,如果这些问题能得以快速解决将对未来的语文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唐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学周刊,2020(22):107-108.
[2]梁文宇. 具身认知视阈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