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关于情感教育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策略,为相关教研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旨在进一步优化中职语文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职语文;情境教学
前言: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还强调教师应贯彻落实教育三维目标,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语文课程与情感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将情感因素和语文知识巧妙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中职语文教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综合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运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教育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转变语文教学理念,优化语文教学结构。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多以应付考试为主,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加倾向于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问题,能够有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趋向,起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以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延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而语文知识内容广泛,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分散,要求学生记忆的知识较多,单靠教师硬性讲解和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非但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师采用情感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情感交流活动等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情感教育本就是一个的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过程,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学科性知识以感性化、直观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这一时期的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需要教师做好情感疏导工作,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情感教育知识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1]。
二、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基于语文教材开展情感教育
课本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辅助工具,教材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语文教材所展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感教育价值,要求教师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借助语文教材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如在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课本片段选自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十个章回,主要讲述高衙内设计陷害林冲,将林冲逼上梁山的故事,突出了官逼民反的思想主题,具有一定的情感教育意义。教师在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讲解时,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立足于课本教材节选内容,基于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林冲从随遇而安到被逼上梁山这一过程中,他的思想性格和行为表现发生了哪些变化?”“林冲会有这样的表现,反映了哪些问题?”等,通过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味语文课文的思想情感,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主动创造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增设语文课堂情感交流活动
教学活动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方式,区别于传统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设一些充满趣味性的实践互动活动,以活动互动方式增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打造趣味语文课堂[2]。在教《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由于课文片段涉及到的人物比较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而会影响到语文课堂学习进度。对此,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短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明确人物关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如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加深学生对人物的印象,为语文教学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视频后,开展人物角色扮演朗读活动,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合理分配课文人物角色,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互动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文章情感,发挥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三)创新语文情境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标准对中职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要求,教师若继续延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情感培养。针对这一教学问题,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贯彻落实情感教育理念,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构建情境教学课堂,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课堂。在教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利用网络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如“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作品赏析”等,通过搜索教学资料信息,完善PPT课件内容。在正式进入课程教学环节,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朗读音频,使学生在跟读教学录音时,掌握朗读技巧,体会作者思想情感。教师在学生朗读结束后,提出“从朗读中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创作情感?”“我们还学过作者的哪些诗文?又与这首《将进酒》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等问题,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体味作者悲愤与斗争情感,学习七言歌行的创作特色。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构建生活情境教学课堂。仍以学习《将进酒》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除了要注重问题引导,还应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用心去感受语文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情感[3]。《将进酒》饱含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抒发内心怀才不遇的同时,也启示后人要乐观自信,极具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思想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想自身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不如意的例子,借用生活实例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论:情感教育关系着学生发展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模式,融入感性化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需要教师在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基于语文教材开展情感教育活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情感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社会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希钰.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内蒙古教育,2020
[2]张婷婷.谈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