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效课堂也越来越受到优秀教师的青睐!素质教育需要营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高效课堂呢?每节课我们需要解决的教学内容多,但时间短,因此,营造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要不断的转变观念和角色,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特别备好学生;课堂上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关注学生 转变角色 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合作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的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让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所以,我认为可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课堂上要普遍关注每一个学生
1、教师要用微笑目光关注学生。教师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教师关注的微笑和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鼓励。
2、教师要用欣赏、表扬的方法关注学生。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暗示着老师的器重。
3、教师要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
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是营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课前需要充分的准备
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特别要备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计划。这节课教师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教师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课堂教学一定要有创新
1、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学习效率。有了兴趣,才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可以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善于质疑,师生平等交流。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交流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
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和“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还可试行“师生合作”,教师完成以一个学习者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激出兴趣,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课堂教学一定会成为高效课堂。
五、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尊严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信心。如果学生对自己没有自信,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希望,那就没有效率可言。学生在什么时候学习最有效?在老师认为他很好、父母认为他很好、同学也认为他很好、他自己也认为他很好时,这个时候他学习就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营造让学生能自我管理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觉得自己属于这个集体,都觉得在这个集体里,自己被认同,被认可。他们能够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没有取笑,没有冒犯,没有孤单,没有抛弃,没有边缘人物,没有陷入自私自利的泥潭。
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七、教师要重新构建课堂结构和知识结构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凯.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
[2]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