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以技能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程晓
[导读] :在现阶段教育整体改革的大环境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具
        摘要:在现阶段教育整体改革的大环境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具备能力本位核心素养,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力本位核心素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率。教师应在培训过程中形成能力本位思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利用模块教学的方法,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进一步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特色;语文教学
        引言
        语文这门学科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学校不重视,学生不喜欢,中职语文教师也不知该如何开展教学。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坚持以就业为中心,教师要有服务意识,还要加强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职语文教材和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应有所区别,要突出职业特色。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关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1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单一
        大部分语文教材的内容老旧,与初中的内容有很多的重复和相近之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加上教材内容没有专业性,并且与实际应用脱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加以应用。
        1.2重视程度较低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直接参加工作,没有升学的空间和压力,教师不重视语文教学,平时也不进行备课和调研,只是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且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注重专业课的教学,觉得语文课不重要,一些学校擅自缩减语文课时,还有一些学校取消了语文课,一些学生只是进行普通话训练以及写作,没有深入和系统地学习语文。
        2中等职业学校以技能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2.1实现生本理念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在能力本位思想的影响下,我校适时推出了“四步五环引学示范”教育教学模式,其中,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实现生本理念的应用;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学习目标,规划教学模块,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并寻找适合本校的教学策略。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语文学习环境与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最后,在语文课程系统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语文必修课的教学质量与效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修课的设计与规划,面向全校学生展开选修课的选择与学习,针对学生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语文选修课。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将必修课的内容作为基础,并将选修课与实践课进行有机结合,锻炼学生们的专业能力,方便教师进一步展开弹性化的学习。
        2.2强化语文教学实用性,推动其与专业课的整合
        一方面,要创新语文教材内容,凸显职业能力指导。语文教材内容对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职业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材的创新,应立足于职业与专业发展需求、终身学习与发展需求,以及知识储备与文学素养提高要求的基准,将加强职业能力视作改革中心,教材的编撰应环绕这一中心,探寻这三个基准的平衡。例如,开发并利用更多和专业有关的教材,如《广告文案创作》与《数控专业应用写作》等。另一方面,合理安排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具备专业特点的语文教学内容。为提升语文教学实用性,教师应依据学生专业合理安排语文教学内容,将教育工作与学生日后就业发展高度融合。

比如,营销专业的学生,应重视对其人际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育,教师应增加专业配套教学内容,如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增加普通话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讲解,并配套演讲活动,以此强化学生普通话的锻炼及口才培训。又如,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教师应增加听、说训练内容的课时,合理删减教材阅读篇目,特别是适当减少古文与结构繁杂的议论文;在课外阅读编写层面,教师应增加具有较强趣味性及和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文学作品,并配套多媒体课件,在优化语文教育效果的同时,强化语文教学实用性。
        2.3提高教师素质
        不言而喻,语文教师的素质对于教学的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教师的言谈举止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语文教师素质过硬,德才兼备,就会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己的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工作,找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中职学校要定期对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在教学工作中加以运用,而且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到企业进行参观,从而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
        2.4中职语文教材体现职业特色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给学生传递知识的媒介,因此中职语文改革首先要改革教材。但是,中职学校专业万千,其对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要求差异很大。笔者认为教材改革要有序进行,可以先拿出一部分专业的教材做实验,普适性教材的基础价值应当保留,同时结合专业适当调整。教材选文要注重语文的基本知识和人文情怀,注重在职业活动中体现的精神品质,例如敬业、奉献、自信,又要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体现出相应的职业特点。语文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具有树人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事任何职业都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因此语文教材的人文性是不可或缺的。教材改革要融入职业特点,例如烹饪专业的语文教材,除了包含基本的语文知识和人文情怀外,还可以融入职业特色,通过《中国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篇文章,让本专业学生了解影响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南北方在饮食口味上有何区别,南北方的饮食风格,等等,这既是对饮食文化的学习,又是对市场的一次详细分析。这样学生以后就业时就可以这篇文章为参考,如果在南方工作就可以着重钻研米食的制作方法,如果在北方工作则可以重点研究面食的制作方法。
        2.5丰富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黑板书写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可以添加一些实践视频和动画,让学生了解未来的就业情况。由于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需要结合生产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布置一些真实的任务,比如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写出岗位工作的内容,这样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另外,还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辩论赛以及演讲等,让学生在这些具体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辅助职业教学的关键学科,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首先应明确改革方向,即“面向职业”,以就业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既要发挥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也要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情怀。其次,要明确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改革理念,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再次,要研究中职语文教材,教材应和学生专业相结合,能够反映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让教师“教有所依”,并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最后,中职语文教学要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刘敏.中职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差异性教学实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8(18).
        [2]赵艳梅.浅析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