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陈欢
[导读] 针对目前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等特征,教学中将地方文化资源整合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能丰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传承新余地方文化。

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    陈欢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等特征,教学中将地方文化资源整合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能丰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传承新余地方文化。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中职学生;艺术设计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不同,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在实际教学中,许多院校往往偏重于实践技能教学,出现轻理论重实践的倾向。在课程体系中,设计理论、美术理论知识所占比例非常小,实训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强,但对设计作品深度内涵理解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审美能力不足。在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机的融入地方文化资源,对改善学生知识结构,优化艺术设计教学有很大帮助。
        一、中职在校学生特点
        (1)学习基础较差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学困生,他们没有考上高中甚至没有参加中考,文化水平较弱。造成学习基础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家庭教育的缺失。入校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留守家庭。这部分孩子由于平时疏于管教,对学习不重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素养方面与教育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其次,一些家长过分溺爱、表达关爱的方式不对,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易沉迷网游、小说等虚幻空间,误学业.有学生缺乏自律、学习方法不对等也会对学生学习造成很大影响。这批学生没有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年龄太小也不适于就业,进入中专院校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之一。
        (2)未来规划不明晰
        中职学生正处于15-18岁的青春期,他们对未来表现出好奇却又害怕,往往呈现迷茫的状态。这个时期,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极易受不良思想的诱惑。学校及早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介入,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短、中长期规划尤其重要。
        (3)缺乏自信
        刚入校的中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长期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历中考的失败,对自我认同产生怀疑。来到新的环境,学生如果不能较好的转变思维,接受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氛围而长期缺乏自信,对接下来的学习、人际沟通和班风培养都产生极不良的影响。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二、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室内设计与制作方向属于工艺美术专业大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室内装饰设计从业人员。在这个就业方向指导下,各中职院校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在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一些问题。学生文化基础差与创新能力不足互相产生负面效应。中职生文化基础差是普遍现象,它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因为避免专业技能课程不足导致不能掌握专业技能,压缩文化基础课延长专业课时,学生文化基础愈加薄弱。学校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方面,教学形式单一。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注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这方面素养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讲授往往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三、地方文化资源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意义
        中国是文化大国,每个地域都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地域文化资源,合理地选择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资源
        传统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发展主要是师带徒的形式。随着近代学校的兴起,正式群体传承得到普及。以学校为单位的传承拓宽了传承方式,对地方文化的宣传和弘扬较个人传承的广度和深度都要大很多。艺术设计工作具有高度创新的特性,其对优秀地方文化资源元素的借鉴和改良的过程也是对地方文化的发展和推进过程。
        (二)完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在各中职院校仍存在随意性较强的特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练习轻创新等问题。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中适当利用地方文化相关内容充实教学内容,弥补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首先要自身加强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在设计教学实践中从横向和纵向指导学生加深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理解,可以采取实地考察、采访、拍照、速写、录制视频及整理加工等方式寻找适合的元素,利用到设计项目中。
        (三)培养新时代“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主要指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优秀非物质文遗产传承人日复一日专研苦练的精神与“工匠精神”内涵完全相符。中职生在对地方文化的深入调研过程中,感受技艺工作者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品质,在优秀人格的陶冶下,逐渐萌发向先进工作者学习、改变好逸恶劳不良习性的决心。
参考文献:
[1]刘军.关于中职学校专业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J].科教论坛,2019,(8)
[2]李伟.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9(5)
[3]许政.立足于地域文化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8(017)
[4]王金凤.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文化,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