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化解同学矛盾,创建文明和谐班级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陈佳
[导读] 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班级和谐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班内学生之间的关系,协调班内成员之间的情感。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石码头学校   陈佳 215101

摘要: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班级和谐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班内学生之间的关系,协调班内成员之间的情感。因此,初中的班级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教师需要在班内正确地处理好同学们的矛盾,从而构建一个没有矛盾的班集体。本文将针对如何开展初中班级管理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
        前言:传统的班级管理策略中,教师更多注重的是让学生听话,能够遵守班内制定的规章制度,从而专注于学习当中。但当今的社会当中,班级管理的内容更加倾向于如何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与班内的其他人和谐相处。同时让班内的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班内的事务管理中,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知道管理的辛苦所在。
        一、注重培育班干部,建立班级领导班子
        班内学生的管理,不仅仅需要教师来进行,更多时候教师可以让班委代替教师做事。班干部能够代替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同时班委也可以在很多事情当中起到表率的作用,班委做事也可以更好的考虑学生的感受,从而能够做出真正符合学生心意的选择。因此教师需要在班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班级领导体系,培育出能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班干部。首先,教师选择班干部的过程一定要公开公正,确定是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意见而选出来的。例如:教师规定好有哪些需要竞选的班委职务,让有意竞选的学生进行自由演讲,然后针对一个职位上的多个竞选人,由全班进行投票,票数最多的人最终当选。这样选出的班委都是学生所信赖的人,那么由他们来解决学生之间的问题会更加方便,学生也更容易听从班委的意见,从而能够更好让班委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避免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其次,教师需要教导班干部以身作则,要为班内学生做表率,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对班内学生既要做好监督,又要做好辅助,如:对于表现好的学生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汇报,让老师加以奖励。而对于犯错的学生也不能包庇,要及时的指出,帮助他们加以改正,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班内学生产生矛盾和纷争。
        二、营造良好班风,维持班内和谐
        一个班的学生整体素质如何,和班风有很大的关系,而班风又是由大多数同学的做法形成的一股力量。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班风的塑造与班内每一位学生的做法都有关联,而良好的班风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对集体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和班干部应该一起做好班内的班风引导工作。首先应该在班内树立起学习是第一任务的风气,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学习,如果每位同学都能够集中精力到学习上,自然就不会再有时间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了,从而能够大大减少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的次数,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教师结合学委一起,联合其他教师,在学生课前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在课前两分钟回到座位上安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学生就能够形成一种勤奋好学的班风,如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在课间为学生布置一些朗读任务,让学生的课间时间能够用在学习上,从而减少学生发生矛盾的机会和时间。



        三、教师善于防范矛盾,也能够解决矛盾
        无论教师制定什么样的防范措施,学生之间产生一些矛盾冲突也在所难免,由于初中生都还未成年,大多数的学生都没办法很好的克制自己情绪的状态,因此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班会时间为学生灌输有关同学之间应该和谐相处的观念,做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好预防工作。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数是冲动而不计后果的,在课下可能因为一句争执就会形成矛盾冲突,因此教师应该制定好策略,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例如:在午餐期间,甲同学因为餐盘没有端稳,不小心把菜汤洒进乙同学的书包内,使得乙同学的书本被浸湿弄脏,二者开始争吵。由于甲同学态度蛮横,乙同学报复性地将甲同学的语文书摔到地上,肆意踩踏,最后两人产生争执,甚至互相殴打。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首先教师在处理过程中不能带有个人情感,要公正对待两个学生.并且要在全部了解事件始末后,再进行处理。询问事件过程时,需要注意语气和用词,不可批评、指责任何同学。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引导两位同学认识到:在该事件中,自身是否有过错?是否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如果你是对方,你会怎么想?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该如何处理?最后,在二者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相互能够相互体谅对方,真诚的向对方道歉,握手言和。从而安抚双方的情绪,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开展丰富的活动,形成活跃班级氛围
        适当的集体活动,更有助于培育学生之间的感情,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一些大型的班级活动当中,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在游戏当中增进情感,能够熟悉更多的伙伴,交到更多的朋友。因此教师应该多举办一些班内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当中获得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加深厚的感情,也就不会轻易产生矛盾了。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参观博物馆,然后再进行户外野餐,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外充分地进行互动,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中能够更加依赖身边的人,从而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在这种集体活动当中,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到很多课堂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够为学生的和谐相处营造机会,学生在相处当中,自然地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创建一个和谐班集体。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教师而言,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就要让班内的学生能够和谐相处,化解矛盾,这样学生才能够投入到学习当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而对于不同的矛盾也要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需要做到在公平公正的原则基础上,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张世朝.点燃智慧火花照亮学生心灵——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技巧[J].名师在线,2020(15):91-92.
[2]杨艳红.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7):150.
[3]向富玉.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班级科学管理策略实施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