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唐敏
[导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学习训练,让学生的脑中充斥写作灵感,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而实现写作水平提升的教学目标。教师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期间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进行系列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更好地促进初中生语文写作训练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唐敏    青川县马鹿初级中学校  628115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学习训练,让学生的脑中充斥写作灵感,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而实现写作水平提升的教学目标。教师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期间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进行系列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更好地促进初中生语文写作训练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40-01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当前发展背景下也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发展机遇。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期间的工作重难点在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期间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展开研究具有两方面意义,首先,这是对于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突破的有益尝试;其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践和发展探索。学生语文能力综合体现的一种能力就是写作方面,学生在具体写作期间可以抒发个人的不同情感,发表对于不同事物的看法。多数的初中生由于学习能力欠缺等原因,在写作期间创作出的作文或是随笔存在拼凑、感情虚假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联。如果能及时探索出一种可行的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模式,可在预期范围内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随笔训练和学习效率,对于当前作文教学现状而言,是一次积极的改变。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实践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模式,以激趣、加强随笔指导等多方面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的读、写、练学习。
        一、通过激发兴趣,培养随笔习惯
        众所周知,兴趣是开展一切学习活动最好的指引因素,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期基础。教师要重视学生相关兴趣的激发,并提升写作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主投入到写作教学当中,之后获得愉悦体验,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实际开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期间,教师要具有通过不同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意识,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发展的意识,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和观察注意力,同时还可让学生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初中阶段语文随笔训练和高中阶段的随笔教学有所不同,主要重视以下三方面要素:首先重视以书本教材内容当作随笔训练的基础;其次,重视要积极帮助学生养成随时记录生活、记录心情的良好习惯;最后,重视在进行随笔教学期间教师自身的指导和激励作用。由此不难看出,随笔训练要按照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个性发展、心理特征展开,做到有基础、有目标、有规划的系统训练。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与成年人相比较活跃,具有丰富的个人情感,会开始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所留意,对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也有一定的思考,虽然内心依旧茫然,但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希冀和憧憬,渴望有人能够聆听自己的内心感受,愿意表达自身对于他人的看法。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在精神上鼓舞学生将自己的个人观点、情感、看法等表达出来,可以起到强化思考力、表达力、洞察力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日常开展作文教学和随笔训练期间,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情感因素丰富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舞其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出来,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这样一来,通过随笔表达出学生的个人情感,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还可强化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联系,进而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引导学生合理设置写作目标
        如果要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应当制定合理的写作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随笔训练。在作文教学或随笔训练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搜集写作素材,认真观察生活,并将这些素材运用语言文字生动的描绘出来。只有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假大空”的现象。例如,在要求学生写《一件感动的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较长的准备时间,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体味生活,写作的主角既可以是熟悉的阿姨,也可以是邻居家的小狗,还可以是陌生人。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更加自由灵活地进行训练和写作,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三、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克服困难
        多数教师在进行随笔训练期间,因一个“随”字将其理解为随意下笔,即三言两语、简简单单就可从写出来的文本,不需要任何题材、形式方面的严格要求,也不需进行与内容、章法等相关的教学指导,将随笔训练定义为随意性强的教学作业,使得随笔训练处于无序、被动的状态,令学生的随笔训练效果不佳。业界对于随笔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认为随笔训练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合理模式之一,所以具体实行和应用期间要做到有章可循,任何语文形式的训练应当有科学、合理的方法。
        通过前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学生在具体进行随笔训练期间具有较高的随意性和自我性特征,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具有积极鼓励学生写出个人真实情感的教学意识,积极引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关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使得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培养通过随笔表达内心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审阅学生的随笔期间,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顾及所有学生的个人感受,要注意多鼓舞赞美,而不是一味批评责怪,这样一来才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并激发创作热情、写作兴趣。很多学生由于个人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较差,会对作文教学存在恐惧心理,此时教师要展开正确的引导,通过简单的训练,帮助他们强化自信心,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生活感悟,对不同事物的看法等,帮助其消除畏难的学习情绪,给予写作自信,进而提升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要在实际作文教学期间,具有积极创新教学思维,摒弃落后的教学模式意识,帮助学生自主找寻写作灵感,通过多读、多看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帮助积累随笔的写作素材,通过随笔训练激发写作激情和创作自信。通常情况下,写作的灵感均来源于生活,继而可以要求学生用随笔记下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感悟、理解等,将生活中的素材当作学生的写作动力,帮助其丰富自身的语言,这就需要在具体确定作文命题期间,选取一些新颖性强、局限性小、开放性的题目,要具体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就更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写得也更为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期间开展的随笔训练和作文教学要积极进行创新,跟上时代的需求变化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变化,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随笔训练也提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唐灵.浅谈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2019.
[2]王番.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
[3]尚惠柳.初中语文随笔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
[4]张三伟.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