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我认为应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具体做法如下:每一节课要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谈论学生熟悉和喜爱的话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精心创设情境,利用比赛展开竞争,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表现自己的空间,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巩固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展开竞争、英语学习
怎样激发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的课题。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简单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一、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农村中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用于英语课的学习时间更是有限,而需要学生学会的知识则相对来说是‘无限的’。
1、家庭原因
(1)相对城市而言,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他们对孩子学习外语也无法提供学习上的帮助。(2)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一般不宽裕,有些家庭无能为力为孩子提供外语学习所需要的辅助设备,更不能像城市家庭那样请家庭教师辅导。(3)不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少父母应有的督促和管教,在情感、性格、毅力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这也影响其英语学习。
2、学校原因
(1)有些农村大班级教学加大了英语教学的难度,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3)现行教材部分内容与农村实际生活脱节,与农村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相距太远,学生不易产生共鸣和接受。(4)学校教学设备简陋,很多农村中学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语音室,一些中学甚至连教师用书、挂图、简笔画、阅读材料、磁带等辅助教材都没办法购齐,图书室也很少,缺少中学生阅读的英文报刊。这不利于师生开阔视野,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影响了学生理解和巩固英语知识。
3、教师原因
(1)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死守固有经验,不重视教改。(2)教师对现行英语教材的理解片面化,教学方法不当,仍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满堂灌。过分强调学生的有意记忆,忽视学生的无意学习,重视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讲解和背诵,忽视对英语初学者的鼓励,导致学生既难以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感,也缺乏积极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是农村中学英语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4、学生原因
(1)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2)部分农村中学生不善于交流、见识少、知识面窄,其交际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等比较差,成为其英语学习的障碍。(3)因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训练,部分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不妥当,自学能力差。
二、如何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更新教育理念,实施成功教育
教师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就感。厌学英语的学生一般成绩比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到家长的责备、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在学习上悲观、自暴自弃、将学习视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根据培养人才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或任务,实施成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在成功的快乐中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成功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去“做”只有做出成绩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同,他们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学生某某,在课堂上沉默寡言,他曾经因为口吃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因此不敢开口说英语。于是,我鼓励他说:“你大胆的读,没人会嘲笑你的,我保证。”第二天上课,我就故意说:“Good morning, glass!”几个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立刻反应:“老师,你说错了,是‘class’而不是‘glass’。我顺势引导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习汉语一样,大家不要怕犯错误,也不要去嘲笑别人。”从此,我感到某某变了,上课也敢开口,我经常适时的表扬他,他学习英语的劲头更足了,测验、考试的成绩稳步上升,由一个学困生变成了一个优等生。
2、展示人格魅力,实施情感教育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也决定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在教师人格魅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应该在生活和思想上给予厌学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因势利导;在学习上应以耐心和细致让厌学学生感到教师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愿意与其分享喜怒哀乐。最终,在课堂上实现“情感互动“,同时,我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情境,从简单的一般疑问句开始,让同学们有表现的机会,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逐渐有了信心,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这样,英语成绩一跃达到了中等生的水平。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调动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材,辅助生活情景假设,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具体化,会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情感,培养其学习兴趣。如词汇教学,如果把词汇放到句子里,在运用投影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以及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动词以动作表现,名词以实物或静物画面表现,这样,会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全面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思维。
4、利用比赛展开竞争,培养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人为地制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对学生的行为会起到强化定向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竞争力。如在学会话之初,我就告诉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后,将采用抽签的方式进行会话比赛,这样,就激励了学生学好每一课对话,以求在比赛中获胜。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我采用符号的方式进行激励,在写得好的作业上标注“A”,还组织了“看谁的‘A’最多“的比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生竞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有潜伏状态转入到活跃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竞赛有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例如,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单词,然后让学生接龙记词、写词(如Go, old ,day……),可以全班分为4个小组,每组讨论后选派一个代表,速度快而准确的为获胜组。这样做,全班的学习兴趣高涨,不仅掌握了单词,也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可谓一举两得。可见,采用竞争手段,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效果较好。
5、为学生创设表现自己的空间,拓展学习兴趣
愿意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认可,这是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课堂上的双边和多边活动中,那些知识运用灵活、反应比较快、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特别“露脸”;课文的改编表演、短剧和小品的排演,让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摘取了“最佳演员”的桂冠;有会话才能的学生,在把课文改编成连环画的作业中大显身手……学生产生了表现自我的冲动,而“再表现”的欲望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所长,达到健康发展个性的目的。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能促进教学的、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读、讲故事、作文比赛、单词拼写、英语会话表演比赛等等。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深受学生的欢迎。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求教师要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精心设计切合实际的情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