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0期   作者:窦成林
[导读]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仅关注阅读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阅读品格的形成。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能有效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培养英语阅读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1导言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的启蒙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要求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及自身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去理解文意,这是激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2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才能在社会的发展中站稳脚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学好英语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能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英语教学的最主要的目标也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英语阅读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词汇量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词汇量的扩大一方面来源于学生识记单词;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学生广泛的阅读。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涵。
         3影响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
         3.1语言因素
         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由于受语言环境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师教学的主体为小学生,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与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学活动主要是教会学生听和说,但是在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从目前小学生的英语教材来看,篇幅性的英语阅读材料非常少,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造成了阻碍。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我国英语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导致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出现了汉语先入为主的现象,但是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语法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能力比较弱的情况下,对那些语法结构相对较难的英语语法无从下手,导致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无法提升。
         3.2教材内容不切合实际
         从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水平来说,由于他们还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任何新鲜事物的学习都处于一个感兴趣的阶段。对于英语语言这一门学科来说,在教材的编写方面应该更加突出语言的趣味性特征,但是从目前小学英语的教材内容来看,脱离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水平,教材内容刻板,并不切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就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语这门语言提不起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些都对小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3.3家长望子成才的心态
         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的限制,我国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将考试结果作为自己学习能力的考量标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以各种英语考试作为衡量自己英语学习能力的标准,但是对于学生实际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其中最突出的原因就是家长望子成才的心态。在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应该是最天真烂漫的时候,但是由于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过早地将孩子送到学校学习之外,在课堂之外也将学生送到各种语言学习班去,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
         4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学习氛围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按照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营造的育人氛围,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中。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话题相关的活动。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Merry Christmas一课,可以先组织学生学唱歌曲A Merry Christmas,欣赏有关圣诞节的视频,同时将课前制作的圣诞帽、圣诞彩球、圣诞树、圣诞小礼盒等布置在教室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学“Christmas is coming .There are so many presents .I want a kite .What about you?What present do you want?”既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又培养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5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其英语阅读效率,增强其英语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学科是新颖的、接触时间比较短的学科,因此学生并不知道该怎样高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此时,老师有责任且应当循序渐进地、有计划性的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而有效的英语阅读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对重点进行圈点的习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总之,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阅读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能促进听、说、写等其他语言能力积极的发展。教学者们一定要通过教学实践,多多开展小学英语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6创设情境,拓宽阅读体验
         营造话题情境,可有效拓宽学生阅读体验,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感知、思考、理解。如小学生虽然对西方国家的洋节日感兴趣,但对这些节日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7开发思维,提升阅读品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开发,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关联、假设、对比、分类、评价,从而深层次理解文本含义,达到提升学生阅读品质,发展阅读素养的目的。如阅读 Helen Keller 这篇读物时,阅读前教师可以问:“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couldn't see or hear?”这样的假设会促使学生思考:如果我既看不见又听不见,怎么办呢?为他们理解“But she learnt to read,write and speak. It was difficult,but Helen was clever and she tried hard.”做好铺垫。如果教师此时问:“How do you know it was difficult for Helen to learn to read,write and speak?”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中“tried hard”的含义——尽管海伦很聪明,但没有经过一次次的努力,她不可能学会这些技能。这样阅读,读懂的不只是简单的字里行间的浅层意义,还有通过文本传递出的价值取向。
         8结语
         总之,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方的配合与合作才能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长与老师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灵活的应对小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家长的完美结合,为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后盾,学校也要积极改良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办各种英语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徐霞.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六法[J].甘肃教育,2017(08):106.
         [2]丁敏.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N].黔西南日报,2016-11-07(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