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张国雄
[导读] 面对国内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保障教育效果,就需要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学习需求

         摘要:面对国内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保障教育效果,就需要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用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提高教育针对性、教育方法适配性。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合作学习不仅包括生生合作也包括师生合作。当然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热情,保障学习有效性。在问题引导、情境启发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教育意义
        
         前言:新课改指出现代教育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个体需要。围绕学生的情况重组、设计教学方法。用健康、良性的教学模式,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有所进步、有所成长。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主动探究、主动探索,对知识建立深刻印象。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中,每一个个体都有体现出自己的定位作用,并在和他人的配合中形成丰富的知识体验。初中英语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其具有丰富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一、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合作学习优势
         (一)消除紧张感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有从众心理,害怕自己过于特殊遭到他人的抵制。学习中这种心理行为也非常普遍。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一个又一个小组,甚至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以同伴的角色加入学生群体。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地位高低分别,每一个学生以及教师都是小组的合作成员。小组成员在学习中空间、时间相对自由。在合作讨论中形成丰富的知识理解感受[1]。一般来说,大部分时候合作学习前,教师都会根据一些外在条件调整小组成员结构,比如每个小组都要有比较开朗的学生负责组内发言,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善于组织的学生负责交接任务,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学生负责记录组内研究结果。每个学生都发现了自己对小组的作用与自己的定位价值,学习不再紧张,学习不再有压力。
         (二)激发动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对学生品德、情感素养有一定要求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中,学生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2]。并且在有需要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种模式因本身比较契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故能够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学生和他人之间的交流,优化与补充学生的学习思路和问题看法。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学生会开始放弃一些效果差、速度慢的学习模式。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自身潜力,形成组内合作自信心。
         二、合作学习策略
         (一)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要想顺利,合理分组至关重要。合理分组是保障组内没有矛盾,每项任务都有人能够肩负的关键。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是不同的[3]。英语课堂上要想体现合作学习价值与优势,教师就需要将学生之间的差异考虑在内。通常合作学习中,组员划分都会遵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性格进行组员调整。并保障每个小组的人数一样,小组的整体水平近乎相仿。要让组内能力优秀的学生带动组内学习气氛,排忧解惑解答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要让组内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在合作中不断进步,最终发掘自身潜力优势,提高学习效果。
         (二)合理制定规则
         为保障合作学习有效性,达成预计的学习目标,合作就要遵守相应规则。合作学习同时兼顾文化教育和情感品德教育作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在分工合作中完成了对应的英语学习任务,从中掌握了英语知识。同时在合作分工中各自承担属于自己的任务与责任,形成了合作品质、高情商素质。

对此教师需要提前制定规则,让学生能够展现自己在合作小组中的作用。比如在学习《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时候,教师分完小组以后,让学生以民主选举的方法,在组内选拔组长,并安排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的副组长。要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任务,形成责任心和义务意识。此外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尽可能都要调整小组成员结构。要让学生适应不同的组内氛围、了解如何与不同的人进行合作,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意识,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突出教师课堂引导作用
         合作学习有利也有弊,弊端在于,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自制力有很高的要求。但很多初中共生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
         首先教师应当结合教学要求尤其是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设计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教育意义的问题。问题不要过难、也不应该过于简单,要富有挑战性,使学生进入深度思考,保障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How do you和How are you有什么区别。此时学生就会在组内展开讨论,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的经验说着自己的看法。因为合作讨论中,不同学生的看法与角度不一样,所以出现了很多新奇的思路和内容。这时候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选择咨询教师,教师负责引导,让学生明白大家的看法都正确,只是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对象不一样。学生在讨论中发散思维,在交流中开发了自己的合作能力与意识。
         其次教师需要以合作者、课堂参与者的角色出现。合作学习并不只有生生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是重头戏。教师需要主动、积极参与其中,以自己丰富的经验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要及时为学生解惑,以免学生在不断堆积问题的同时,产生学习抵触情绪。
         最后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当多关注不同学生表达的看法和意见,对于所收获的成果需要予以肯定、支持。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动脑、动手、动口,发散思维,求同存异。
         结语:合作学习优势突出,意义重大。当然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自制力不足的问题,一定要发挥出教师的定位作用与价值。要营造轻松、趣味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总结知识、感悟知识含义与传达的内涵。在合作中掌握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素质与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春花.浅谈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实践[J].新课程(中),2019(11):156.
         [2]武立炜.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9(11):144.
         [3]王自强.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