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余春赐
[导读] 护理专业是一个对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极高的专业

        【摘要】护理专业是一个对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极高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直接体现了教学质量与水平,同时将对学生日后相关就业活动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日常护理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是护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护理教育教学;综合职业能力;措施分析
         现代医学的发展注定对护理服务有更加高的要求,然而护理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是诸多学校将理论知识与成绩考核作为护理教学的重点,而对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关注度并不高。但高标准的综合职业能力已经成为了现代医院对护理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因此,为适应现代化医院及广大社会群体对护理服务工作的要求,在护理教育教学中理当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出发,帮助学生自我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1、护理教育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对策
1.1注重职业能力教育体系的全面建立与完善
         建立健全的职业能力培养教育体系,在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课程与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同时要继续加强教学管理和有关教学考核。
         而在建设护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护生未来的职业定位,使护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就业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在健全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应注重采用教师负责制,进而提高护生专业技能及职业综合能力。
1.2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合理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为促进护生积极参与日常教育活动,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综合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护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护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而倘若,护生实践能力差,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将会对今后的护理工作产生不利。因此,应该引导和鼓励护生抓住机会多多实践,以便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但这也是基于扎实的理论知识之上而言。此外,在护理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为护生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和工作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从而加强护生正确的职业认知、综合能力,同时在实际情况中更好地学习护理知识,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呈现优秀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组织护生进行专题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可组织床边培训和护理查房,对护生专业素质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最后进行灵活多样的评估,如:临床实习评估、比赛和演讲等。
1.3高度关注实践教学及礼仪技巧教学结合
         实习始终是培养护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点项目,应组织实习护生开展必要的实习项目,加强护生的护理礼仪,熟练掌握,从而大大提高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由于教育实习本身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点。因此,可以组织护生在学校开展实习,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护生的实践技能和护理礼仪技能,从而提高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护理岗位工作。


1.4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对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的积极作用
         可以通过扩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帮助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在此过程中,为护生改善一定物质的实践氛围和学习环境,进而进一步提高护生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认知水平,最终为护生从事未来护理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1.5关注职业道德及职业素质培养
         在护理教育教学中,护生常常被要求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最新的护理质量标准有关知识,并被要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自己要做到遵守法律,同样也要督促其他护理人员遵守法律,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教师应在临床实习中向护生灌输严格自律、善于自我检查、重视自我检查、规范自我护理观念等各种基础性技能要求,以实现在日常工作中依法办事、守法守法、平等对待他人、善于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此外,教师还应使护生充分认识护理服务和今后工作的特点,使学生正确认识作为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热爱工作、严谨务实、勤奋努力等职业道德,以培养自我职业道德精神,特别是使护生重视今后实施各种护理手术应注意的问题,如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体检制度、消毒隔离措施、病人的无菌操作等,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因此,在护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多结合临床实践,加强对护生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护理工作中保持谨慎自主精神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这方面的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1.6优化教学考核模式
         教学评价不仅用于评价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分析依据。因此,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评价模式,同时准确地判断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职业能力状况。
         首先,教学评价不仅应以考试成绩为数据依据,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等,从中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除了绩效评价外,还应通过引入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实践单元评价等方法,拓宽评价范围,从而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特别要注重医院反馈,判断学生的专业能力,便于教师制定教学内容。
         最后,在评价结束时,教师应善于分析评价数据,明确教学问题、学生学习、问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改革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
2小结
         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护理人才,这样的护理人才能迅速适应现代护理的环境和实质性发展需要,不仅有利于自己在未来的专业中,也可以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因此,加强在校护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倘若想有效地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护生,就必须引导教师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能力培养融入护理教育教学中,实时更新与创新,将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对护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与指导,以促进护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的提高,为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铺平道路和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崔虎威.护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健康大视野,2019,000(006):117.
[2]阳海华.护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名医,2018,66(11):255.
[3]李少华,金松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基础护理项目化教学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9):103-104.

作者简介:余春赐(1990.01--);性别:女,籍贯:重庆市,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现有职称:助理讲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