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课堂”班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汪文忠
[导读]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国,打破了往昔锣鼓喧天、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一.问题的提出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国,打破了往昔锣鼓喧天、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疫情造就了史上最长的寒假,让线上教学管理模式从幕后走向前台。如何在这段特殊的时刻做好班级管理并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应对线上教学的“难监管、难沟通、难互动”等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1)新闻链接
          链接1:2月18日,1818新闻中,杭州市某区一名小学生在上网课时,用家长手机买游戏币充值花了10000多元,网课下问题不断。
          链接2:2月20日,钱江新闻中,一位初三家长在家办公,因孩子初三,督促其复习,多说两句,母子起冲突,青春期的孩子与更年期的家长让这个寒假苦不堪言!
         (2)现身说法
         家长说:在家办公+监督网课+辅导作业,这届家长真的太难了…。自从疫情防御开展后,孩子天天待家里无所事事,每天的活动就是吃饭、睡觉、玩手机,关于学习的事还是要家长提醒督促着才能去进行。这让家长不得不心理着急,担心这一段时间孩子的学习会耽误了,到之后就是开了学,也会不适应。家长不仅在家办公,还要监管孩子网课和作业,这种日子真难熬!随着复工开始,杭州家长都上班去了,孩子网课谁来监督,复工父母的十万个担心……
         教师说:变身“十八线主播”,get 新技能。停课不停学,老师都要上直播,我们这些乡村中学的教师,紧张得两股战战,寝食不安。在学习直播教学技能后,开始了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线上直播教学活动。教师不仅是主播,还要监督家里自己的孩子上网课,批作业,纷纷表示“我想上班了…”
         学生说:寒假加长了,不想上网课。加长版的寒假让学生的学习分化明显,急煞老师、家长,却无动于衷。学校采取的都是线上学习,学生每天在家上网课,大部分学校的学科学习任务都跟学校的上课时间节奏相同,学生遇到问题可以用微信与老师沟通。然而,自律的会越来越优秀,优秀一大截;不自律的,各种糊弄假学,就会遥遥落后。作业假订正,作业不交,家长无法监管,老师远程监控不力,许多问题摆在面前。
          (3)误区分析
         线上学习启动以来,很多学生、教师和家长抱怨“不适应”,甚至出现“累坏了学生,忙坏了老师,急坏了家长”等极端现象。只有走出误区,线上学习真正发生,真正实现学会学习。
         线上学习≠掌握新知识:有家长或学生抱怨,学习太累了,其原因是课程多、内容多、任务太重。这些抱怨的出发点,都认为学习就是掌握新知识。其根源是误解了线上学习的目标。
         线上学习≠看视频:将线上学习等同于观看视频,其根源是误解了线上学习的本质。
         线上教学≠老师视频直播:老师因为要将线下课堂搬到线上,除了更细致的备课外,还需要技术支持。将线上教学等同于老师直播视频的误区,其根源是误解了线上教学的本质。
          线上学习≠家长陪学:孩子线上学习,家长应做什么?线上学习启动以来,家长反映也最强烈,他们或抱怨没有时间陪孩子学习,或心疼孩子吃不消。这些诉求,主要是家长走入了线上学习等于家长陪学的误区。其根源是误解了家长在孩子线上学习中的作用。
         二.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所谓“云上课堂”是网络互动直播技术服务的方式,就可以实现面向全国的高质量的网络同步和异步教学,是一种真正完全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方位互动性学习模式。本课题“云上课堂”是在这个特殊的战“疫”时期,基于互联网,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创新课堂,是基于特殊时期满足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互动与即时反馈需求的移动教学课堂。
         三.研究指向与内容
         基于这个特殊的战“疫”时期现状并随着家长复工而出现的监管问题为情境,通过对课堂教学管理案例的梳理、反思,探索出“云上课堂”班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有效操作策略。
1.对“云上课堂”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等形式,重点对我校“云上课堂”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特别关注不同的“云上课堂”班级管理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云上课堂”班级管理教学效果差异的原因分别进行研究。


2.“头脑风暴”师生共同多层次、多角度地立体管理班级“云上课堂”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立体管理班级“云上课堂”。多角度管理班级“云上课堂”的过程让学生也参与其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
          3.“核心聚焦”对主问题的选择与设计开展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和与老师、学生的访谈,对各种不同的班级“云上课堂”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对教学管理案例的梳理、反思,研究“云上课堂”管理中进行课堂管理的选择与设计。
         (1)研究管理心理学,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
         (2)针对“云上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来达成管理目标。
         (3)了解学生的期待和“需求”,通过问卷与访谈,了解学生的“云上课堂”教学期待和学习管理中的困难点。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管理问题为主问题设计的优先级别,予以考虑。
          4、基于主问题的研究,开展“云上”课程班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作
   (1)操作路径设计

         (2)课题的具体实施
         ①组群:基于“共同战疫”的特殊课程
          德育课堂:德育为先,学贵心悟。
          智育课堂:文化课可分为五个环节。一是获得学习指令;二是根据指令要求自主学探究,并完成指令;三是依据指令,攻克重难点任务;四是依据指令,反思学习内容;五是学习效果检测,完成相关练习,并提交给老师评阅和指导。
         实践课堂:协同知识构建,积累生活智慧。
         ②实施:依托“云上”课程载体的运作
          “云上”课程的设置:提前公布每周的课表。
          “云上”课程的管理
          制度先行树保障:草拟一份《班级网课期间学习要求》,规范管理。
          团队协作聚合力:疫情期间的学习管理并非班主任的单打独斗。在日常监督上,不仅要组建学生线上自我管理团队,更要与任课老师对接并形成合力,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沟通解疑明方向:与学生和家长的个别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
          “云上”课程的评价
         采用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性评价方式方法。
          ③保障:满足“特殊”时期学习的需要
          教学保障:准确定位,让线上学习真正发生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是整合学习资源;二是导学与助学;三是批改作业。
          管理保障:利用网络让老师——指方向,明路径;使家长——细观察,勤反馈;培养学生——能静心,善自律!
          家校保障:指导非常时期的家庭教育,这是线上家校联系的重大主题。当然,针对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或家长不在身边的学生,特别是家长在防疫一线奋战的医务等人员的学生,学校要采取个性化措施,或电话布置课任务,或单独网上一对一辅导保证线上学习质量。
         四.实践反思
         “停课不停学”在教学实践中有了如下感悟:
         1.注重整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教学。
         2.师生互动,让答疑更精彩。
         3.小组合作,让学习更高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