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变化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王桦
[导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人民的各种需求不断增长。教育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支柱,关乎国计民生,相关进行创新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学美术教育关乎中学生未来的艺术审美,有助于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对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进行分析,对美术教育的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对策联系,希望有助于当前中学美术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发挥其培养中学生艺术审美的价值。
         关键词:中学教育;美术教育;改革
         引言:中学美术教育在我国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有效推动了中学生审美的发展。尽管我国不断重视素质教育,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但是在中学美术教育领域,其仍与国家发展需求相距甚远。在这种状况下,有必要对当前中学美术教育进行分析,对其中涌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中学美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完善中学生尚不成熟的情操,提升中学生的智慧,推动中学生的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中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一方面可以使中学生掌握美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增强中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发挥教育的内外价值,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一)课程重视程度较低
         我国数年前已经号召各个高校开展素质教育,但由于以往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较大,素质教育的开展进程较为缓慢,应试教育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依旧占据着较大比重。近年来,我国教育大纲中不断增加美术教育的比重,一些学生也确实开设相关的美术教育课程。但是面对严峻的升学形势,美术教育课程只在一些年纪开设,或者即使开设了美术课程,但是并没有将其落实到实践过程中,相关中学并没有为美术教育课程安排专门的授课老师,也没有为其规划合理的授课时间,美术教学所必需的画板、画笔、颜料等授课器材缺失。一些学校即使安排了专门的美术老师,但是师资力量良莠不齐,一些老师采用文化课的形式来教授美术课,站在讲台上利用粉笔黑板进行文字讲述,不会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美术教育。因此学生无法真正认可美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不会重视美术课程。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学校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一直是最为常见的教育模式,各个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随之而来的便是忽视其它教育课程的发展。因此,一些学生领导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在当前无法体现,无法帮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展现优势,所以普遍压榨美术教育课程,致使中学美术教育课程一直得不到发展。
         2、学生不重视美术课程
         学生生活与学校当中,受到学校的影响,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并将其认定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学生面临较大的成绩压力。而美术教育课程在中学不作为学生总成绩的一部分,加之中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无法了解美术教育的真实价值,因此学生不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从事美术学习,忽视美术课程。
         3、家长存在不正确引导
         父母自古以来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并且家长作为子女最初的老师,家长对待美术教育的态度直接关乎子女对美术教育的态度。当前家长们面临严峻的社会压力,希望子女有更为美好的发现未来,因此希望子女可以考取较好的大学,便要求子女暂时放弃美术教育课程。即使一些家长了解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但是考虑到升学压力,只能引导子女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文化课程。


         (二)教学模式落后
         美术教育课程与文化教育课程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更多依赖于学生的自我学习。但是在当前的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些美术教师依旧是采用文化课的教授模式讲述美术教育课程,教师在讲台上提供一个模板,学生做得更多的是模仿。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模式更为枯燥乏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三、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建议
         (一)创新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评价教师当前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不断改善。中学生的评价,不应该将文化课认定为唯一的衡量指标,需要进行多元化地考核,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增强学生对于美术教育课程地了解,加深学生对于美术教育价值地认知,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个课程的学习时间。教师的课程考核也应该加入美术课程考核标准,使美术教师重视美术教育课程的发展,从根本上转变当前美术教育课程发展疲倦的困境。
         (二)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美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讲述美术相关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当前我国普遍重视素质教育,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每一个学生都用平等地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三)转变传统教育模式
         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时代教育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在美术教育课程中,教师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转变,采用启发式地教学模式,充分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当前学校的教育资源大多在文化课程上,因此需要将原有的资源倾斜到美术教育领域。需要注意的是,美术教育不是传统的知识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欣赏活动,欣赏才是美术教育的灵魂。通过欣赏,教师可以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改变传统的乏味的教育模式,扩大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感知程度。
         (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美术教育课程长期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导致社会上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缓慢。所以,中学应培养自身专业的美术教师。一方面向社会聘请专业的教师人才,另一方面大胆启用新人。新的美术老师刚刚步入中学后,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美术教育知识。美术教师自身在工作生活中,也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向学生传授最为先进的美术知识。
         四、结语
         中学生处于进入高等学校的关键阶段,其所受教育知识程度直接关乎中学生未来的教育成就高低。美术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相关中学应重视中学生的美术教育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开创新模式,采用新方法,全力推动中学生的美术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赵惠章.试论初中美术教学方法[J].学周刊,2020(12):162-163.
         [2]黄颖泽.中学美术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合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1):138-139
         [3]景楠.当代语境下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22-123.

作者简介:王桦(1979-10-21),女,汉族,籍贯:重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