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王阿如娜
[导读] 近几年,在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衍生出越来越丰富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摘要:近几年,在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衍生出越来越丰富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突出了音乐课程在小学阶段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实际运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有利于使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化的民族音乐资源,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音乐教育。本文就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音乐

         前言: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丰富化与趣味化的事物更加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一味沿用传统的方式为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不仅无法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甚至会使学生对音乐课程形成刻板印象,难以真正融入到音乐活动当中。无论是民族音乐还是大众音乐,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其能够学习到更加多元化的音乐知识,逐渐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以新课改为背景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形成音乐感知力以及音乐艺术素养。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使歌曲以更加生动与形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并能够形成音乐共鸣。创新理念以及生本理念是新课改的两项核心内容。有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小学音乐活动体现出教育创新的成果,也能够使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性得到凸显。从这个角度来看,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直观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融入到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以丰富化的情境为主题。这样的课程特点为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情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网络平台中包含丰富化的教学元素,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课堂中导入图片、动画、视频等,将学生切实带入到音乐所描绘的情境当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到《那达慕之歌》时,歌曲的内容描绘了蒙古族开展那达慕大会活动的盛大场面。教师可以结合歌曲的内容为学生展示相应的视频,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蒙古族人民盛装打扮,骑上骏马,拉起马头琴,舞台上下灯火辉煌的景象,使学生联想起自己参与那达慕大会的感受,从而从视觉、听觉以及感受的角度融入到歌曲当中,从而形成更加丰富化的音乐学习体验。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拓展音乐教学资源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如果一味沿用教材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也无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资源导入到课堂当中,使学生在感受音乐艺术的同时,能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使得音乐教学活动能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2]。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到《那达慕之歌》时,很多小学生对于“那达慕大会”的认知较浅。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屏幕上为学生播放一段蒙古族人民开展那达慕大会时场面的视频,并从这项民族活动的形成背景、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以及民族文化意义等角度为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一旦学生对于音乐文化形成了基本的认知,能够提高其学习音乐课程的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所形成的一项产物,已经在很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构建翻转课堂。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到《美丽的夏牧场》这首歌曲时,在课前,教师可以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演唱技巧等内容录制成微课,在微课中搭配相应的图画以及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的方式对歌曲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结合相应的教学进度,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微课,重点为学生示范演唱其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从更加全面化的角度掌握这首歌曲;在课后,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反复观看微课,练习演唱这首歌曲,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使学生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并对于民族音乐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形成创新能力是小学音乐课程的一项重要教育目标。小学生经常会形成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如何将这些想法转化成创新意识成为了小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3]。结合音乐课程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带领学生对于一些音乐的旋律或者歌曲进行改编,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小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鸿雁》、《赛马》等蒙古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悟其中的音乐内涵,并尝试根据音乐的旋律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或者为乐曲填词。学生完成音乐作品后,可以互相分享与讨论,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结论:综上所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切实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发展新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信息化素养以及音乐艺术素养。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寻找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之间的契合点,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情境;拓展音乐教学资源;构建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本文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丁慧芳.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初探[J].华夏教师,2019(11):93.
[2]陆霜.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的整合与构建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20):215.
[3]寇小兰.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北方音乐,2017,37(16):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