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入微,睹微知著 ——试论如何打磨一节优质微课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张泉清
[导读]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教育领域“微时代”的来临

         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教育领域“微时代”的来临。微课因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特点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但由于涉及许多拍摄和后期制作的问题,教师们望而却步,不敢轻易涉足。本文以“五精”为抓手,精选内容、精写脚本、精心预教、精排机位、精思细节,结合实例阐述如何打磨一节优质微课。
         关键词:打磨、优质、微课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教育领域“微时代”的来临。微课就是在微时代”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微课也叫“微课堂”,是精心设计,以视频的形式化解某个知识难点或展示重点教学环节的微教学活动,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因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特点深受一线老师的喜爱,但由于涉及许多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的问题,老师们望而却步,不敢轻易涉足。所以,迄今为止,微课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运用仍还处于摸索阶段。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学校不能如期开学,孩子们不能如约返回课堂,为了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各校的教师们纷纷开始尝试制作微课、开设直播课堂。微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要真正完成一节优质且有价值的微课并不容易,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细细打磨,下面就以一节大班的艺术活动《美味的龙虾》为例,以“五精”为抓手,谈谈幼儿教师如何打磨一节优质微课。
         一、精选内容
         制作微课,内容的选择是关键的一步,每个教学内容都有它特有的、最佳的表达方式,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制作微课,不是所有教学中的重、难点都适合用微课来解决。一些五分钟左右就能够把知识点讲解透彻,通过观看教师示范、讲解,就能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就特别适合制作微课。因为,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场地、教具等局限,教师示范时,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看得清,也不能保证每个孩子一次就能学会,而用微课的形式,每个孩子就能看清教师的示范,还可以反复观看。
         大班的艺术活动《美味小龙虾》,教师的预期目标是让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水拓画的基本方法,尝试运用水拓画的方法“煮”出小龙虾。但在教学中就出现了困惑,示范需要在平面上进行,可这样的操作,孩子们看不到,后来就考虑拍成视频插播在PPT。活动中发现,孩子们通过看视频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水拓画的方法,完全没有必要浪费大量集中活动的时间来完成,可以将这个活动直接通过区域活动形式开展。于是,就将这个内容制作成微课,放在电脑上播放,孩子们入区就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自主学习,一遍就学会的孩子可以举一反三制作其他的作品,一遍没学会的孩子还可以观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可以通过暂停、播放键边看边学。
         二、精写脚本
         微课虽然只有5-10分钟,但也包含导入引题、新内容学习、评价小结等环节,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制作出优质的微课,教师就要像现场教学一样认真梳理微课的大纲,精心组织微课的语言,需要对每一个环节呈现的方式、呈现的顺序以及相应教具、素材的选取进行周密的构思和仔细的斟酌。俗话说,越小越要精致,微课因为短小,所以,更要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精益求精,微课的脚本需要做到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语言精炼。
         在《美味小龙虾》微课的设计中,为了能快速切入活动,又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像做美食节目一样,先呈现一盘制作好的、精美的小龙虾。在解决重难点部分,教师将操作步骤编成朗朗上口,简单易记的儿歌:“备好龙虾,倒“白油”;滴几滴颜料,等一等;换一种颜料,等一等;小叉子,轻轻划;小龙虾,平平放;1、2、3,做好了!”孩子们边听儿歌、边看操作,很快就掌握了水拓画的方法。在小结时,教师用另一种方式进行示范,拓宽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能够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能举一反三,创作出一幅幅独一无二的作品。


         三、精心预教
         微课,虽然只是教师对着镜头自言自语,没有孩子的参与,但是整个过程和现场上课是一样的,老师也要完整地把事先预设好的教学过程展示出来。只有录制前做足功课,才能让呈现出来的十几分钟的课程内容紧凑、精彩纷呈。因此,预教是少不了的,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什么时候拿教具、什么时候放教具,以及示范操作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而且,语言要精炼,不说废话,减少不必要的“然后”、“等下”、“嗯”等口头禅。
         在《美味小龙虾》微课中,重点的部分就在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的环节,为了能让孩子看清并听清,教师在拍摄前反复思考,龙虾如何拿?如何放?每个动作做完手是否要归位?什么地方要停久一些?什么地方动作要快?儿歌怎样才能和动作更匹配?这每一个问好,都需要不断对比、实验。教师还要熟悉语言,如果一直去记台词或依赖看提词器,表情就会很不自然,情绪也无法更上,就会让微课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精排机位
         一节好的微课,除了内容好、准备充分,录制的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精写脚本的阶段,不仅要梳理微课的大纲、设计教师的语言,还要考虑机位的问题,设想如何拍摄,效果最佳,如哪个环节,拍摄时用正面机位?哪个环节,拍摄时用上方机位?哪个环节,拍摄时用斜机位?什么时候,用正面特写?什么时候,用侧面特写?
         在《美味小龙虾》微课中,通过几番试录发现,多个机位同时拍,由于光线的原因,会造成画面色彩不统一;用一台机子拍摄,角度如果都不改变,就显得呆板,如果移动角度,一会儿正面机位,一会儿上方机位,一会儿斜机位,一会儿又正面机位等,频繁移动录像机也会影响拍摄的效果。反复斟酌后,决定用一台机子分段、分机位进行拍摄,如根据操作流程,先拍摄整个微课中,设计为正面全景机位的部分;再利用升降杆从上方拍摄制作小龙虾部分;接着拍摄整个微课中,设计为正面特写的部分;再拍整个微课中设计为斜机位和侧面特写部分;最后拍摄片头制作好的小龙虾在玻璃转盘上旋转的镜头。全部拍摄完,再做剪辑。当然,用这样的方法,需要执教者与拍摄者事先做好充足的沟通,拍摄者要非常了解你整个活动的流程。拍摄微课,执教者与拍摄者前期的沟通非常重要,执教者要表达清楚每个环节你想得到的效果,拍摄者就能从专业的角度帮助你选用合适的拍摄器材和工具。这样,就能让拍摄出的微课达到较好的效果。
         五、精思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要制作好一节优质的微课,关注细节是至关重要的,其中的细节包括,拍摄前的准备:背景要合适、服装要得体、妆容要雅致、发型要清楚、教具要归整、摆放要整齐等;拍摄中要注意:语音要规范、坐姿要端正、举手投足要注意礼仪,指物时,大拇指要轻收、教具要轻拿轻放、示范展示时,手举多高等等;后期制作时注意:环节衔接要自然、字幕语言要同步、背景音乐要适宜等。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就能呈现一节较成功的微课。
         反思也是微课的一个部分,教师每制作好一个微课都要及时反思,投入教学后,要认真观察孩子观看时的情景和观看后的效果,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也要多观摩同行优秀的微课作品,善于发现、学习、借鉴每个优秀作品的闪光点,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微课制作水平。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其精致短小、应用灵活等独特的优势必将被幼儿教师广泛应用,这是教育改革的趋势,势不可挡,幼儿教师一定要大胆尝试、积极应用。微课看似水浅无波,实则深不可测,让我们不断探索,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出越来越多高质量、有价值、宜推广的优质微课,促进广大幼儿园教师与学前儿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候晓燕.微课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模式改革[J]2017
         [2]刘永华.微课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
         [3]吴勋.探讨微课资源的特点与设计制作技巧[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
         [4]赖淑贤.应用驱动视角下幼儿园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