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刘洁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质疑精神塑造、问题意识培育、应用能力提高的关键期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质疑精神塑造、问题意识培育、应用能力提高的关键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应用提问教学法,对学生探究、质疑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增强学生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提问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与实践路径,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针对教学内容特点,科学、合理、精准提问,确保问题与教学内容、学生需要无缝对接,并就提问方式不断优化,提问路径不断拓展,以促使学生在高效提问指引下深度理解知识内涵,为推到教学活动全面开展,实现教学效率切实提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育而奠基铺路,提供指导。
         关键词:提问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对小学学生而言,由于其数学知识构建不够完毕,基本数学素养不够健全,良好数学思维习惯没有形成,其数学学习效率的巩固,必须以提问为推到才能得到实现。基于这一现状,借助提问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指导,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便成为促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总体而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教学法的应用,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以致其作用和价值难以更好渗透至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一方面,一些教师对提问教学法的掌控不够充分,导致很多提问呈现无效运作状态;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提问教学法依然存在诸多不适应,导致教师提问与学生答问相互脱节,提问的作用并未得到彻底发挥。鉴于此,教师在提问教学法应用时,必须加强研究与分析,在提升问题有效性、针对性、科学性上寻求变革与突破,让提问教学法更好服务于教学发展。
         一、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借助提问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学习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理解数学内涵的积极性,全面开掘学生数学潜能,实现数学学习由知识向应用的转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提问教学法使用模式单调乏味,形式枯燥无趣
         目前,很多教师为了全面渗透所谓的“提问教学法”,直接将“师问生答”这一传统提问模式生搬硬套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问题都是围绕教材知识展开或者生成,趣味性、生动性、益智性严重缺失。整个课堂的节奏与活动都由教师完全掌控,提问效率低下,学生的创造性被严重束缚。而且,在提问形式上也凸显出枯燥无趣的特性,很多问题的回到都靠学生集体回答呈现,有些教师虽然会指定或者鼓励部分学生单独回答、举手回答,但是这一答问方式也是引用很少。久而久之,在程式化、套路化的提问教学模式下,学生质疑、探究、思考、体味的机会严重缺失,数学思维能力、创造意识的培养也处于禁锢状态。
         2.提问教学法涉及内容缺乏拓展,不够科学灵活
         科学的问题预设、合理的问题拓展,是确保提问教学法得以深度落实的关键。但是,很多教师在问题内容呈现上,很少去关注学生实际,重复性、单一性、循环性问题太多,对于由教材内容所迁移的生活性问题、实践性问题则很少涉及。而且很多问题都是为了辅助性检查学生对数学公式、概念、定理的识记情况。由于问题内容与学生学习实际、发展预期差距较大,导致很多提问教学活动的开展呈现低效或者无效运作状态。
         二、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确保提问教学法得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效应用、落实,教师必须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以问题为驱动,将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能力激活、数学素养培育融合至一个个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拓展性、实践性的问题之间,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实现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1.以生活实际为导向,凸显出提问内容的实践性
         生活是数学的来源,数学是对于生活的高度浓缩与深度拓展。很多小学学生由于生活体验不足,导致其数学实践能力比较欠缺,普遍存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不强的情况。因此,在提问教学法应用中,教师应该以生活实际为导向,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对问题科学预设,将问题和生活结合起来,为提升提问的实践性、针对性而奠定基础。一方面,科学评估学情,合理设计问题。在每一个课堂问题设计时,都应该充分考量、评估学生对于具体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确保问题和学生发展需要相契合。另一方面,关联生活特性,凸显提问价值。在充分关注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尽量以带有生活化色彩的数学问题来开启提问活动,让学生结合具体知识,探密寻生活原型,促使其数学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激活。
         例如,在进行“方程的意义”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天平”引入教学活动,在引导学生了解“天平”功能的基础上顺势设问: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能用等式来表示吗?进而组织学生开展思考、探究、猜想,进而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随着认识深度的增强,其便会结合对不同实物的称量,列出不同等式,为确保“方程的意义”教学开展奠定了基础。
         2.以媒介工具为辅助,体现出提问形式的多元化
         实现想现代化媒介教学辅助工具与小学数学提问教学的融合与对接,可以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中理解数学知识内涵,增强提问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同时给予学生更加充足的认知体验,让学生在更加丰富、多元的媒介素材刺激下思考问题,拓展思维。对于有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予以指引,以提高其理解能力;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教师可以用图画或者视频予以剖析,以培育起形象思维意识。同时,在现代化媒介教学工具的辅助作用下,提问教学的生态也会更加活跃,学生参与问题质疑、解答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也会得到全面激活。
         3.以学生发展为抓手,发挥出提问过程的灵活性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寻求变革和创新,避免同一种提问模式让学生产生认知倦怠。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自主提问,相互解答,为教学活动营造更加丰富的问题生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在答问过程中,不断切换形式,让随机提问、分组答问、补充答问、顺势追问等答问形式融合至提问过程之中,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激活;第三,提问指导应本着循序渐进,托短拓展的原则,让提问为教学发展而服务。
         三、结论
         总之,提问教学法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数学素养的最好途径与方式之一。教师在具体应用中,应该加强研究与探索,切实凸显问题的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并在提问方式,答问指导上不断拓展与优化,以确保提问教学法得以更好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焦贵民.浅析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27):88-89.
         [2]代琼芳.浅谈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8(12):92-93.
         [3]王六妹.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81+20.
         [4]胡芸.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教学法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7):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