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李伟芳
[导读] 随着国家对教育教学不断的推陈出新,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教学不断的推陈出新,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语文作文的训练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样也是最为困难的教学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训练能够使学生充分的表达自我内心的想法和感情,也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创作能力。同样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还能够促进学生增强自身的观察能力以及开阔自己的文学眼界,增加对课外好词好句的积累,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如何吸引学生提高对写作的兴趣,成为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法做了相应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维也相对于比较活跃。但是小学生在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上还有许多欠缺。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恰好可以弥补小学生的这一缺陷,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综合发展。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去引导学生爱上写作,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创作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或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学生就会慢慢的爱上作文教学课,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和创作的能力。
一、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
         目前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很容易把作文课上的十分的刻板化,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自我的兴趣培养。随着我国新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广泛传播,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难以实现,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转变观念较慢,还是在原有刻板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小幅度的转变,但大多数还是以传统固有的教学方法为主,即教师直接给学生传授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然后让学行反复的进行模仿写作训练。这样转变的效果甚微,大大的限制了学生自我个性的展示,从而使学生对于写作课程不感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其实小学的语文写作文章大多数来源于学生实际所经历的生活产生的事情或感悟,但目前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往往太注重写作的技巧和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具体的围绕中心思想来创作深奥、难度的句子,从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实际水平和相对应的认知能力。教师一心只追求文章的深度,学生大多数写的文章都是用一些花里胡哨的句子拼凑而成的,没有一点学生所写的样子,给人以浮夸的感觉。可事实上,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自己都打动不了自己。这样看似有思想,实际很空洞的浮夸文章,大大限制了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
二、建立开放性的写作氛围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建立开放性的写作气氛,是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条件。固有的写作教学模式是将学生限定在一个写作范围内,比如教师规定学生写春天发生的故事,学生只能去围绕“春天的故事”为主题去创作,这样的写作主题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开放性的写作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节写作活动课,这节写作活动课不限制学生写作的主题范围。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创造力,写身边喜欢的人、发生的事情、喜欢的食物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把自己所想表达的事情或者情感用写作的形式充分的表现出来,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对于语文写作的热情。
三、追求听、说、读、写的融合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写作的训练中,听、说、读、写四者尤为重要。“听”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写作时首先要学会去聆听,只有通过聆听别人的事情和感悟,才能从中得到相应的启发,从而使自己增加对情感感悟的积累。“说”指的是学生要学会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或者所经历的事情,这样的训练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读”指的是要求学生要增加自己的课外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从而促进学生自身对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写”指的是写作,要求学生平时自主的去练习写作,通过平时反复的练习,促使学生写作的能力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将其四点相融合,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制定多元化评价方法
         在小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大多数家长与教师仍以分数制来判定一个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出现,这种“评分制”的教学评价手段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教学课堂当中。“评分制”的评价方法单一,不具备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判标准。因此,教师应该制定新的且符合当今新时代主题的教育评价机制。在新时代的教育影响下,学生的文章赏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章修改能力都应该作为小学语文作文课程的评价标准。
         要想更加的符合学生自身的水平,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进行充分的设计和探索。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的手法。教师可以将文章随机的发放给全班,让每位学生都拿到不是自己的文章进行赏析和评价。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思维方式以及对文章的见解都不相同,所以能够发现文章中教师所看不到的亮点。同样这样学生与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也能够使学生阅读赏析到别人的文章,学生在赏析不同学生的文章时,能够充分的吸纳别人的优点,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五、结束语
         随着教育不断的推陈出新,更多新颖、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深入人心。在当今的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仍有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去改进和解决。因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作文课堂的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并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吸取学生的建议,从而制定出更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高效写作课堂。
参考文献:
[1]何务玲.小学作文教学应遵循“三贴近”原则[J].华夏教师,2018(25):13-14.
[2]魏浩炎.巧妙点拨写作技巧,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46-47.
[3]沈全富.依托文本,生成微作文精彩——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实践探究[J].黑河教育,2016(12):61-62.
[4]张磊,谈如何以微型日记促进小学语文作文质量提高[J].才智,2017(16):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