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王阿玲
[导读] “生活化”教学其实就是将教学活动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在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所以大大影响着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效率。
        摘要:“生活化”教学其实就是将教学活动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在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所以大大影响着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效率。那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便可借助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此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他们的物理水平。
        关键词:农村地区;中学物理;生活化;现状;策略
        前言:在农村地区,由于学校的基础设备条件差,教学资源缺乏,所以使得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但由于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活材料,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资源匮乏这一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初中教师便可从此入手,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增强农村中学物理教学的效果,促进中学生的物理水平的提升。
        一、农村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教学方面
        在农村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使得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农村地区的实验设备、教育资源缺乏, 使得部分教学活动无法有序开展。另外,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对于新课改的不重视,使得中学物理课堂过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此情况下,教师教不清楚,学生学不明白。任由其发展下去,便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绩走下坡路。
        (二)学生方面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有很多学生认为物理知识是比较实用的,同时也是比较不易理解与掌握的。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知从何入手,这便导致学生迷茫中学习,物理成绩当然不理想。另外,由于物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但由于部分中学生定性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物理相关理论知识,再加上学生的社会阅历不多,所以他们很难理解这些知识。即使采取死记硬背,也难以学好每一章节的学习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不得不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
        二、农村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借助“生活化”教学,加深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
        要想提高农村中学的教学效率,提升中学生的物理水平,便需要教师联系与学生实际生活,借助生活化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丰富物理课堂的教学资源,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应在备课阶段有意识地将生活化元素融进课堂教学中,以便在此基础上,将物理教学生活化,从而加深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让电灯发光”这一章节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导线、电池、小灯泡、开关等实验器材,并分发给各小组;然后再问学生:为什么按下开关教室的灯泡会亮呢?教室的灯泡是怎么发亮呢?你们能不能让小灯泡发亮呢?问题一抛出,各小组纷纷进行了实验,其中一个小组用导线直接将电池与灯泡连接了起来,灯泡亮了起来。但这时候,教师问这组学生:难道让灯泡一直亮着吗?开关有什么用呢?以此引导,不仅能够促使他们很快将线路连接起来,还可以增强他们对灯泡发光原理的理解。
           (二)借助“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部分农村地区,虽然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但生活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在农村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因地制宜,借助生活化的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增强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如路灯的发亮、拍照、静电等等。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所以,借助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可帮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熔化与凝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两个大小一致盒子,一个盒子中装着冰块,另一个盒子用来盛冰块融化的水。之后再问学生:夏天天气炎热,我们常常会喝冰水,那么冰块为什么会化成水呢?水又是怎样冻结成冰的呢?问题一提出,便有学生回答:温度高了,冰块就化了;温度低了,水就冻成冰了。这位学生说得不错,我们常吃的雪糕也是这个道理。但温度升到多少,冰块会融化?温度降至多少,水会冻结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实验吧。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掌握冰与水的融化、凝固原理,促使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激起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生活中处处存有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因此,在农村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借助生活化的方法来开展教学,以便通过这种方式,弥补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进而可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再佳. 基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生活化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2】胡立青.“基于生活,融合生活”——初中物理教育生活化实践研究[J].高考,2016(36):69.
        【3】范承保.让物理走进生活——试析高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J].当代教研论丛,2014(0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