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将小学看成是实施德育的黄金阶段,因为小学生的心智成长都十分迅速,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度很高,善于模仿与学习。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心很重,但是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所以迫切需要班主任的德育引导与行为约束,以便及时养成优良的行为规范,切实发展自己的品格。因此,低年级小学班主任要把握住这一绝佳的德育教育时机,全面关注小学生的成长环境、行为表现与心理活动,以针对性的策略去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如何开展;小学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引言
当前,部分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着僵硬化、形式化等现象,关于德育思想的渗透和安全管理计划的实施,一直没有统一标准。因此,许多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非常困难,创造不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要想改变现状,解决安全管理问题,摒弃传统教育中落后的育人观念是前提,总结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关键。
1全面观察小学生,根据现实需求确定德育内容
低年级小学生存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特性,即他们的认知经验、人生经历都不甚丰富,无法理解超出个人人生经历的大道理。这就要求低年级小学班主任客观分析小学生的现实成长,观察小学生的成长问题,借此确定每一轮德育教育计划,保证小学生可以及时警醒自我,反省个人的成长轨迹,由此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德育认知情况,确保德育可以全面优化小学生的心智。通过观察可以判断,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行为懒散、纪律意识薄弱等德育问题,所以笔者便积极渗透了纪律教育,强化了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此,笔者就组织了一次反面场景模拟活动,即让小学生想象如果本班并未制定课堂纪律可能出现的场景,鼓励小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来展现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活动。这就便于小学生直观意识到规范纪律制度的重要性,使其正确对待纪律规则。然后,笔者就将学生平均分到6人纪律小组之中,各个小组轮流负责维护班级制度,规范同班同学的纪律行为。这就便于小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问题,使其产生良好的集体责任感,便于学生形成完善的行为约束意识。
2小学学校管理中德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
小学学校管理中存有德育问题的同时也有安全管理的问题,首先,德育不受重视。许多人觉得德育仅是一种形式,做好表面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联系学校管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新旧观念发生冲突,德育问题越来越多,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树立、思想水平的提高被忽视,又何谈身心的健康成长呢?其次,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起到作用。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推进缓慢,小学生不仅缺乏危机感,就连自我保护意识都不强。简单的安全演练是老师主导,学生参与的,因为思想的传达并不到位,相关案例的介绍太过形式化,所以导致学校治安不稳定因素增多,学校管理计划的执行异常艰难。、
3小学学校管理中德育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3.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硬性管理应具有随机变化的能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好地渗透德育才最关键。
比如,学校管理中教师负责管理学生,将“支配”和“命令”变成“鼓舞”和“激励”,给予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初步优化管理工作后,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发展。再如,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不吝啬自己的“启发性”“奖励性”语言,帮助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感悟现实生活的美好,树立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的思想。
3.2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完善德育结构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家长是对他们影响最为直接、深刻的群体,尤其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露出来的价值观,会成为低年级小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依据,关系着小学生的行为活动。而且,低年级小学生的行为自制力较差,需要在家长的长期监督与约束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意识行为。因此,低年级小学班主任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推行德育教育计划,以便不断优化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就如本班有一些学生十分爱美,不喜欢穿校服,而且衣服众多,且会与同学攀比彼此的衣物、玩具、学习用品等等。归根究底,这是因为家长的过度纵容而导致小学生小小年纪便产生了虚荣心,而且喜新厌旧。对此,笔者及时组织了一次家长会,针对本班学生虚荣、攀比、喜新厌旧的行为进行了直观解释,发现多数家长都能明确意识到这一问题,但是却从未想过制止。因此,笔者严肃解释了这些不良心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负面侵蚀作用,希望家长可以重视这一问题,主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与物质观。
3.3全面观察小学生,根据现实需求确定德育内容
低年级小学生存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特性,即他们的认知经验、人生经历都不甚丰富,无法理解超出个人人生经历的大道理。这就要求低年级小学班主任客观分析小学生的现实成长,观察小学生的成长问题,借此确定每一轮德育教育计划,保证小学生可以及时警醒自我,反省个人的成长轨迹,由此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德育认知情况,确保德育可以全面优化小学生的心智。通过观察可以判断,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行为懒散、纪律意识薄弱等德育问题,所以笔者便积极渗透了纪律教育,强化了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此,笔者就组织了一次反面场景模拟活动,即让小学生想象如果本班并未制定课堂纪律可能出现的场景,鼓励小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来展现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活动。这就便于小学生直观意识到规范纪律制度的重要性,使其正确对待纪律规则。然后,笔者就将学生平均分到6人纪律小组之中,各个小组轮流负责维护班级制度,规范同班同学的纪律行为。这就便于小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问题,使其产生良好的集体责任感,便于学生形成完善的行为约束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小学教育阶段优化德育管理体系可以切实开好启蒙教育的头,让小学生成长在一个干净、和谐、温暖的校园生活之中,便于小学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因此,低年级小学班主任要客观分析低年级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与行为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由此改革与优化德育教育结构与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夏翠莲.小学校长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J].求知导刊,2019(38):69-70.
[2]唐景勐.探究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9.
[3]姚虹.浅析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8,5(16):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