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幼儿园教师要想有效开展学前教育,让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就要关注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幼儿前进,使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教育下,形成安全意识,养成学习习惯,积极与教师沟通。
关键词:学前教育;有效开展;策略探究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探究学前教育有效开展的策略,离不开幼儿本身,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分析幼儿的问题,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一、关心幼儿的生命安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学前教育有效开展的策略时,可以将教学的目光放在幼儿的生命安全问题上,为幼儿扫除成长过程中的危险,让幼儿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幼儿学会自救和他救的方法。生命安全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要让幼儿明白如何躲避风险,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教师围绕幼儿的生命安全对幼儿进行指导,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笔者在开展学前教育的时候,发现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为了改善幼儿的这一情况,使幼儿形成安全意识,能够科学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幼儿出现危险,笔者对幼儿进行了指导。首先是幼儿的饮食安全,笔者发现部分幼儿具有挑食、厌食的问题,便向幼儿传播了合理膳食的知识,使幼儿能够明白饮食不能只看重味道和偏好,还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才能长高、变壮;其次是幼儿玩耍的问题,笔者在管理幼儿的时候,为幼儿介绍了如何与其他小伙伴和平共处的原则,让幼儿能够互相尊重,掌握分寸,不能进行人身攻击;再次是幼儿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笔者告诫幼儿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遇到危险记得及时求助,保护自己。幼儿在笔者的引导下,对安全知识有了深刻的体会,形成了安全意识。这样,笔者通过围绕幼儿的生命安全对幼儿展开指导,有效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关心幼儿的学习发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学前教育有效开展的策略时,可以将教学的目光放在幼儿的学习发展问题上,让幼儿看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幼儿融入到学习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帮助幼儿夯实学习的基础。对于幼儿来说,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幼儿接受知识,形成价值观念,都离不开学习的影响。教师关心幼儿的学习发展,要懂得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在学习“彩色牛奶”时,笔者为了使幼儿尽快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让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调动幼儿的想象能力,让幼儿了解不同的蔬菜的颜色特征,丰富幼儿的生活认知,在教学中组织幼儿对故事进行了阅读,然后对幼儿进行了提问:你知道奶牛吗?奶牛有着怎样的特点?小白兔喂奶牛吃了什么?奶牛吃了玉米以后挤出来的牛奶变成了什么颜色?小白兔喝了牛奶之后变成了什么颜色?你认为这其中有什么神奇之处?幼儿阅读故事后,对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分析出了奶牛的神奇之处,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深化了对故事的印象。接着,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锻炼了自己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这样,笔者通过围绕幼儿的学习发展,促使幼儿形成了积极思考和实践的学习习惯。
三、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学前教育有效开展的策略时,可以将教学的目光放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交流,让幼儿能够信任教师,依赖教师,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随着教育的发展,心理教育逐渐提上日程,幼儿的心理动态成为了教师关心的问题之一。教师培育幼儿的心理,能够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动态,提出帮助。
笔者在组织幼儿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发现部分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了情绪上的变化,不能很好地完成活动任务,需要教师的心理疏导。笔者便与幼儿积极沟通,了解了幼儿的问题,针对幼儿的不同心理对幼儿进行了不同的指导。对于存在消极心理的幼儿,笔者在引导幼儿的时候,加入了幼儿感兴趣的学习因素,激发了幼儿的热情,让幼儿看到了学习的价值;对于存在逃避心理的幼儿,笔者在幼儿的活动参与中,找出了幼儿的闪光点,对幼儿进行了表扬,增强了幼儿的信心;对于存在焦虑心理的幼儿,笔者引导幼儿放缓活动的步伐,使幼儿能够正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可以重整旗鼓,再次踏上活动的征程。这样,笔者通过围绕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进行教育,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促使幼儿敞开了心扉。
总之,本文通过关心幼儿的生命安全、关心幼儿的学习发展、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等环节,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
参考文献:
[1]贾胜德. 浅谈幼儿园管理的创新策略[C]. .社会发展论丛(第一卷).: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9.
[2]冯丽娴. 浅谈幼儿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理论前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