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是班级最直接的管理者,整天面对的是品德、成绩、性格各不相同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班主任就要付出深沉的爱心、良苦的匠心和持久的恒心。许多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较高的工作效率靠什么?主要靠班级的民主科学管理。恰当的班级管理可以保证班级工作顺利进行。我遵循这一规律,在班级管理中着重抓了班风、学风的树立。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用我深沉的爱心、良苦的匠心和持久的恒心也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下面我就这三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关键词:管理者 教导 道德
一、深沉的爱心
爱心是人间最真挚的感情,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班主任的爱心像阳光一样照射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能让每一个学生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希望和温暖之中。
(一)、努力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人与人在交往中,大都是在心里上给自己保留一定的心理空间,由此便产生了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又必须尽力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因为只有学生同教师之间在感情上亲近了,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里我是这样做的。
1、克服权威心理,对学生友爱相待
教师都十分重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那么,怎样树立威信呢?我认为一个教师要想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重要的是放下权威心理,把自己融于学生之中,与学生同呼吸,共欢乐。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特点,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埋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隐秘和思想疙瘩,适时地、恰当地予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信任和尊敬。例如我们班级张毅同学长的白白净净,非常可爱,一次课间与其交谈中我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又远在外地,常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性格孤僻,不和群、不与任何同学来往、比较怪异。班级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他在一起玩。他自己也很自卑。通过此次交谈,他向我敞开了心扉,说了许多心里话,我也受到了很大的感动。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闪光的一面。张毅同学克服了自卑心理,把内心深处的隐秘和思想疙瘩全部解开后,这个本应活泼可爱的孩子又和其他的同学一样认真的去学习,快乐一起做游戏,多好的孩子呀!
2、克服惩诫心理,对学生宽容相待
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更何况刚刚上学的一年级新生呢。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探究,有极强的表现欲,常常出现一些哭笑不得的小毛病,自己还意识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开导。这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思想增进情感的好时机。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契机,注意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认识危害,汲取教训。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不把惩戒摆在前面,学生是能够在心理上向教师接近的,一般也能按教师的要求去做。一位教育家说的好:“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要比惩罚更强烈。”惩罚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如果这样,反倒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3、克服偏袒心理,对学生平等相待
许多优秀的教师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珍视每一个学生的情感,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对教师来说,哪一个学生犯了错误都应该诚恳地去关心、去帮助,哪一个学生获得了成功都应从心底里表示高兴,不偏不倚,坦坦荡荡。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4、对特困生要给予特殊的爱
从学生一入学,我就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及其穿戴,通过观察和从学籍卡看,我班的张庆玲、张宇、宋善坤等几名同学家实在困难。
张庆玲和张宇同学都是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他们的爷爷奶奶常年捡废品供他们吃穿上学,看到孩子们每天穿着破旧的衣裳,用着短的不能再短的铅笔,我感到辛酸。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次检查学生的每天一句话时,宋善坤同学曾写到“我从小到大一共有三个玩具,都是爸爸从垃圾箱里给我捡的”。看看这些学生,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我越发的觉得对这些孩子要给予特殊的爱 。平时在学习上我不断的鼓励学生,多表扬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与其他学生平等竞争。在生活上,多关心多照顾。把慈母般的爱无私的奉献给他们。
(二)关心后进生的思想、学习、生活
1、关心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有了好的思想才能自觉地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对于后进生首先要关心他们思想上的点滴进步,采取因人而异的思想工作。我们除了利用教育全体学生的手段和方法外,对后进生还开展了特殊的“一帮一”活动:优秀生和后进生结对子,随时随地进行思想上的帮助。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教师与后进生的谈话制度、家访制度,以便把后进生的错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2、关心学习。教师必须关心后进生的学习,从课堂提问到作业批改都要关心。要求教师上课以中等生为轴心,适当降低难度,照顾后进生。每节课的提问要占一定的比例。每次考试后要对后进生进行简单的质量分析,对落下功课的一定给予补课,使之跟上大多数学生的成绩。
3、关心生活。学生的生活好坏,影响着思想和学习的进步。所以对后进生生活上的困难,一定做到全力解决,用教师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实践证明,班主任的爱心是教育学生的润滑剂,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爱能密切师生关系,又能促进学生成长在爱心滋润下,差生能学好,自暴自弃的孩子能树立起信心,而且能以奋发进取回报老师的爱心。
二、良苦的匠心。
一个班级数十名学生,各人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智力因素等都不一样。这就需要班主任以良苦的匠心,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各个环节上,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我班有个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可是数学却是个断腿,我与数学老师多次“会诊”,终于弄清楚他是计算不过关,时常犯常识性的错误。于是,我和数学老师一起帮助这个学生突击进行计算强化训练,提高计算的精确度,使他的数学成绩很快追了上来。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持久的恒心。
塑造人的灵魂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要经受时间的煎熬,需要持久的耐心和恒心。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不能武断地妄下结论,也不能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学生思想有反复、情绪有波动是正常的。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是短时间养成的,要彻底改掉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本来已经改掉的毛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复发”。作为班主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发扬矢志不渝的思想动态,锲而不舍地化解矛盾,帮助学生一步步渐入佳境,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持久的恒心跟班主任的敬业精神密切相关。有精心培养下一代的事业心、责任感,就不能嫌吃苦受累,就能持之以恒,耐心教育,把学生领向成才之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必定以强烈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在思想、行为品德各方面,力求成为学生的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真心地付出,你才会有爱的收获。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把自己的爱心、匠心、恒心无私地给每一个学生,那么,他的教育一定会达到教育的顶峰。
参考文献:
<1>薛枫. 浅谈班主任的心理教育[J]. 魅力中国, 2016(9).
<2>韦玮.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 魅力中国(10):263.
<3>杨峰. 试谈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J]. 魅力中国(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