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大厦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目前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因其在施工时无震动、不挤土、并具有承载能力高、沉降小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虽然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但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塌孔、断桩、混凝土离析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由于混凝土桩基础为隐蔽工程,检测中发现问题无法弥补,给施工带来经济损失和工期影响。本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做了阐述,实行精细管理,完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减少钻孔灌注桩带来的不必要经济损失,加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
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基础形式被大量采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同时目前钻孔灌注桩主要用于桩筏基础,筏板很厚、桩数很多,基础工程造价相对较高,如何合理的运用这门技术对建筑工程总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钻孔灌注桩施工简介
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钻孔灌注桩是按成桩方法分类而定义的一种桩型。钻孔灌注桩可在房屋内部进行施工,更为经济且施工方便,同时可有效减少打桩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正是基于这些优点,使得钻孔灌注桩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实践应用与推广。
2钻孔灌注桩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
2.1钻孔灌注桩桩基开钻、开挖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①钻孔时中心都有不同程度的偏位,不应超过5cm范围,否则影响钢筋笼的吊放和桩的承载力。需要在测量放线中减少失误。钻机长时间的冲击振动,有可能造成移位,需密切关注,尤其在钻头刚接触到地质岩层时容易倾斜,造成钻头冲击力不均匀,向地势较低的岩层方向打滑。②护壁开裂问题,就其原因主要有:配合比调配不当,放炮引起震裂,护壁施工厚度不够,养护时间太短。③钻孔桩清孔泥浆稠度过大、含砂率过高问题和钻孔桩吊放不同种钢筋笼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
2.2钻孔灌注混凝土问题:首批混凝土下导管时,速度过快,不能下至孔底问题;混凝土和易性差或清孔不彻底,导管插入过深的卡管问题;管底离孔底距离不合适,造成初埋导管深度不够、灌桩过程中提升导管幅度过大、孔中出现大窟窿而断桩问题等。
3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技术要点的控制
3.1钻孔工作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第一道工程就是钻孔工作,钻孔工作的质量好坏决定了后续工程的质量好坏,可以说钻孔工作是整个工程施工必要的前提保障。在钻孔施工展开之前,施工人员最需要重视的就是钻孔桩的位置是否出现偏移的现象,一定要保证准确无误才可以开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压好护筒,为了避免塌孔和抽渣应及时地添加泥浆,注意钻头的状态和钻孔的位置。如果在钻孔工作中突然出现问题,应该立刻停止施工,及时地采取措施做好补救工作[1]。
3.2成孔与清孔
成孔,它的质量影响着后续工程环节的质量,如果成孔的质量不达标,通常会导致塌孔、缩径等问题的发生。如此,就会降低工程的施工效率,而工程进度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者一定要及时地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与施工人员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清孔,通俗的说就是把桩孔孔底的残存废渣清理干净。捞浆筒,对于清孔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泥浆的流动会产生一定的动能,这种动能形成了一个冲击力可以有效地清理孔底的残渣,从而保障了钻孔工作可以顺利地实施。
3.3钢筋笼制作
施工人员在准备制作钢筋笼之前要先检查制作材料的质量,当质保资料等所有合格文件都齐全的时候才能够开展工作。施工人员根据工程设计的规定来选择钢筋的半径、长度等参数,尤其是在连接焊缝的地方,一定要符合质量要求,施工现场的监督员在吊放作业中还应当对其进行二次检查。如果吊放的钢筋笼出现了问题,必须立刻停止作业进行补救工作,直到钢筋笼的质量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3.4制备泥浆并二次清孔
施工人员先通过各个孔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计算并确定好泥浆池的容纳量和尺寸大小等参数。泥土的质量决定泥浆的质量,一般施工人员会用普通的泥土作为泥浆的材料,如果工程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施工人员可以选择优质泥土。在施工作业中,如果导管的沉放和钢筋笼的吊放出现沉渣下落的状况时,为避免沉渣下落到孔底造成永久性沉渣,要及时检查沉渣厚度,开展二次清孔的工作,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作业。
3.5灌注混凝土
施工人员检查完终孔并确认无误后,开始浇筑混凝土的作业。为了让灌注桩更牢靠,通常是用钢导管来灌注混凝土的,对于灌注混凝土的作业来说,混凝土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施工场地的监管人员要严格的检查混凝土的调制工作,当发现调制后的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时,必须让施工人员进行二次调制,如果二次调制后的质量仍旧不合格,就要将其废弃处理[2]。
3.6控制材料砂率
混凝土的砂率有一个严格的数字标准,即百分比限定为40%到50%之间,水泥中的石灰比例应保持在大于0.4小于0.5的状态含量。为了让研磨和注塑浆体时更加顺利,在控制材料的环节下,应当挑选比较细腻的粗灰料石粒,直径控制在40mm以内。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的增加混料凝固后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开展注浆工作前应该先对施工方案和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注浆压力的压力泵设计做好规定,进而提高注浆后的凝固硬度。
3.7封浆工作
在注浆作业完成后开始封浆工作,注浆后期的质量程度取决于对封浆标准的控制,如果施工人员能掌握好封浆的时间,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施工效率,工程的进度与桩埋土壤的深度和桩身的构造息息相关。
4结论
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的一种形式以其适应性强、成本低、施工简便、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领域。由于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其施工过程无法直接观察,成建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故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给投资者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影响。因此,钻孔灌注桩施工应根据地层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施工方案,精心组织灌注桩施工。每道工序作业人员应密切配合,减少辅助时间和停等时间。灌注前的一清、二清要彻底,孔内泥浆比重、孔底沉渣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吕志君.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6(01):87-89.
[2]齐国明.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简述[J].信息化建设,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