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与预防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唐宁健
[导读] 探究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和相关预防措施。


唐宁健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和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手术患者共计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给予相应的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切口感染的相关有效预防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主要和伤口清洁、清理时间、就诊环境、医护人员操作水平有关,做好切口的消毒护理,降低不良因素的干扰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因素;预防措施;效果;发生率
   
    急诊是医院收治病人最多且病情最为复杂的科室。且入院的创伤手术患者大多数发病突然、出血量大,病情具有发展迅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特点[2]。这一类型患者往往伴随着急腹症或者急性感染,对于临床急救工作的要求较高,需要在短时间内稳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明确患者的病情,及时开展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因此临床急诊科室更是需要做好诊疗环境的优化、充分的手术准备和娴熟的手术无菌操作。这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患者的身体早日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本次研究选择了共计80例创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和相关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手术患者共计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年龄最小19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年龄为(46.52±2.13)岁,其中女性17例、男性23例。实验组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70岁,平均年龄为(46.56±2.09)岁,其中女性18例、男性22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急诊收治的创伤患者,符合手术的条件;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急诊前存在切口感染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或者转院的患者。两组创伤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创伤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手段,利用生理盐水对患者手术切口进行冲洗清洁。实验组创伤手术患者给予相应的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患者入院后及时检查患者的创伤情况并立即给予止血,并利用生理盐水和清创液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反复冲洗,清理坏死组织。在了解患者的体质后,合理指导患者口服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等。在对患者进行手术评估的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例如有无发烧、出汗、皮疹等情况,提前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例如擦拭酒精或者碘酒进行消炎、使用TDP灯对伤口进行照射、口服或注射相关抗感染药物等[3]。如果患者手术后出现了相关感染的症状,需要安置引流管对渗液进行引流,并照射电磁波进行治疗,当患者的伤口初步愈合开始进行包扎处理,并给予患者密切关注,做好日常伤口的养护,避免运动过度撕裂伤口等。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创伤手术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行卡方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创伤手术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创伤手术患者在接受了针对性的创口感染预防措施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伤手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创伤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后,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2.5%,实验组创伤手术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创口感染预防措施后,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科急诊创伤性手术的切口感染预防工作是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减少医院感染、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健康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4]。有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急诊治疗确定手术时间紧张,加上受到诊疗环境的制约,大部分患者伤口都得不到有效的清洁和消毒,发生伤口感染的几率很高,做好切口感染的预防具有现实意义,是临床护理发展的基本需要[5]。本次研究选择了共计80例创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和相关预防措施,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过切口感染的相关有效预防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诊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主要和伤口清洁、清理时间、就诊环境、医护人员操作水平有关,做好切口的消毒护理,降低不良因素的干扰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颖.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4):275-276.
[2]黄定坤.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研究[J].家庭医药,2020,(1):87-88.
[3]胡才学,周永恒.抗感染治疗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0):126-128.
[4]钟超.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 预防护理和控制措施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0):4372-4373.
[5]冯永亨,蒋荣,王凯, 等.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医刊,2019,46(4):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