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分析当下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及有效应对对策。方法:我院在2018年3月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随后针对总结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策略,分析应对前后职业防护问题出现的概率。结果:实施措施后护理人员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发生概率5.56%低于实施措施前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发生概率2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下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包括防护意识淡薄、缺少防护知识以及防护环境和设备稀缺等,在实施强化防护教育以及增大防护资金的投入以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后,我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发生概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有效应对
职业暴露主要就是指由于职业因素所造成的自身诱发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风险。由于护理人员本身在直接方面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经常会面对多种直接暴露现象,因此更加容易出现职业损伤。即便当今各大医院已经针对护理人员制定了相应的职业防护制度,但是在进行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1-2]。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直接暴露的发生概率,最大程度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本文对当下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及有效应对对策进行详细分析,结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8年3月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随后针对总结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策略,分析应对前后职业防护问题出现的概率。我院护理人员共计90人,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24-48岁,平均年龄为(37.69±2.24)岁,工作时间2-20年,平均病程为(13.54±2.69)年。
1.2方法
我院在2018年3月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进行调查后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首先,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医院管理部门并未向应完善职业防护制度,更为执行直接暴露以及职业感染的相关措施,当护理人员已经出现职业暴露后对其相应的风险评估和指导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其次,护理人员缺少防护知识。当前现阶段护理教材中并没有将职业暴露这一内容纳入重点教学当中,同时加之医院的继续教育中主要侧重的就是实践知识以及护理基础,因此导致护理人员缺少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最后,防护环境和防护措施不足。目前,我院针对防护环境基础设施和设备相对落后,存在为了节省开支而并未关注防护设备的采购,导致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程度更高。
基于此,我院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防护措施:
首先,加强职业防护教育:直接防护教育能够充分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职业防护意识,该项措施更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出现直接暴露的重点。护理人员在进行实际工作中需要经常与患者体验以及污染物和血液密切接触,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直接暴露风险。通过强化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定期开展培训课程,并且进行相应考核,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基本防护意识。与此同时,护士长强化临床监督,加强对防护用品的使用以及医疗废物的处理的重视程度,从而做好自身防护。
其次,加大职业防护资金投入:我愿积极引入各种安全且高效的医疗器械,普及自毁注射器,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环保型锐气收集箱,避免人员出现锐气伤害的现象。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减少流通环节进而避免和降低出现交叉感染。
最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最大程度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充分明确护理人员自身工作职责和义务,为护理人员打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
1.3观察指标
对比我院行防护措施前后护理人员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发生概率,包括血液污染、紫外线损伤以及利器损伤和化学剂损伤。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其中使用(±S)进行计量资料我院行防护措施前后护理人员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发生概率对比,结果用t检验;用[n(%)]进行计数资料对比,结果用X2检验,如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我院行防护措施前后护理人员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发生概率对比
实施措施后护理人员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发生概率5.56%低于实施措施前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发生概率20%,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png)
3讨论
职业暴露主要就是指由于职业因素所造成的自身诱发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风险。目前,职业暴露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研究重点。随着当今现代患者数量的增长以及各种先进医疗技术的应用,从而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职业暴露的现象逐渐增大。因此,各大医院需要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度,降低护理人员出现职业暴露的概率,保证护理人员身体健康[3-4]。
通过改进职业防护制度,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和实际操作,强化手部卫生管理,普及职业防护知识,进而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将直接防护意识纳入职业能力考核中,从而提升护理人员对于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5]。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实施措施后护理人员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发生概率5.56%低于实施措施前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发生概率20%,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当下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包括防护意识淡薄、缺少防护知识以及防护环境和设备稀缺等,在实施强化防护教育以及增大防护资金的投入以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后,我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发生概率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杨晓伊,束琴华,吴颖,等.中心换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9):132-133.
[2]郭静,尹凤霞,陈红逢.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0):177.
[3]李文平,蒋红梅.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246.
[4]邵群.门诊补液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探讨[J].特别健康,2019,(23):234.
[5]陈蕾.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J].饮食保健,2019,6(5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