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早产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孕妈妈要知道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月5期   作者:刘红霞
[导读] 导致早产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孕妈妈要知道

刘红霞
(峨眉山佛光医院;四川峨眉山614200)
   对于孕妈妈而言,宝宝能够健康出生是最好的礼物。但是在我国,每年都有许多女性怀孕不足十月就提前生产,大部分甚至是在怀孕七个月的时候。这个时期胎儿虽然刚刚成型,但是身体极为脆弱,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护理,非常容易出现新生儿脑瘫甚至夭折的现象。所以孕妇一定要学习一些知识,预防和避免早产。那么首先,早产主要是由于那些因素引起的呢?
   
   一、引发早产的因素
   早产诊断标准是妊娠28-37周间胎儿娩出称为早产,具有多种病因,具体如下:
   1、感染:母亲有绒毛膜羊膜炎、阴道炎等感染时,促进宫缩的发生;而阴道、宫颈的病原微生物还可使胎膜感染,引起宫缩,致胎膜早破,早产率增加。
   2、孕母疾病:母亲既往有内科急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或合并产科并发症如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胆汁淤积、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等。
   3、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如双角子宫、子宫纵隔、子宫颈口松弛等。
   4、与孕妇的年龄有关:当准妈妈年龄不足20岁,或者是大于35岁,发生早产的概率就要高于适龄孕妇,往往是适龄孕妇的11倍。
   5、孕初期破羊水:孕妈妈如果在怀孕初期出现羊水破了的情况下,细菌病毒就会从破了的羊膜进入到孕妇羊膜腔内,则极容易导致早产发生。
   6、胎盘因素:孕妇们出现早产可能和胎盘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胎盘功能不全,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等,都是可能造成早产的。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产检的时候,医生就会提前告知孕妇,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和治疗。
   7、有流产史:当孕妇有流产史,尤其是孕中、晚期流产史,或者是一年内引产又怀孕时,一定要格外留心早产,这类孕妇首先是要做到规律孕检,其次当出现什么腹痛或阴道流血征兆,要及时就医。
   8、多胞胎孕妇:众所周知,多胞胎孕妇所要承担的风险是大于一般孕妇的。不论羊水增多、腹压增加、孕妇心肺负荷都可能造成早产。因此多胎妊娠孕妈妈孕期应增加产检次数,出现异常应及时住院观察治疗。
   9、胎儿因素:孕妇早产除了与孕妇个人体质有关系之外,与胎儿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胎儿过大、畸形胎儿等都会增加孕妇早产的几率,所以为预防孕妇出现早产,建议及时做好孕期产检以免发生意外。
   早产非常可能会对胎儿以后的发育造成影响,使胎儿的身体各个方面会存在着潜在的威胁。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怀孕期间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常去医院做检查,预防上述情况发生。
   二、如何预防早产
   第一时间发现早产信号。
   早产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如果孕妇在孕中期出现了腰腹部的持续性疼痛,并且这种疼痛很难缓解,还会逐步加重,那么早产的风险就十分大了,对孕妇而言,一定要提高警惕。当出现了早产的基本征兆好,建议准妈妈首先保持镇定,然后卧床静养,补充水分。当发现阴道流液或阴道流血,一定要赶往医院进行治疗。
   
   1、放松心情
   紧张焦虑的心情会引发早产,这不是危言耸听。当准妈妈心情不佳,会导致体内的孕激素异常分泌,进而引发异常宫缩,最终导致早产。所以孕妇一定要尽可能地保持愉快的心情,家人更应该多体谅,不要和孕妇发生激烈争吵,孕妇要保持充足睡眠,当有什么心理问题时,要多交流,讲出自己的想法,必要时要去看心理医生。
   2、停止一切危险动作
   孕晚期,准妈要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以免发生意外碰伤腹部;平时走路,尤其是上下楼梯和台阶时,一定要走稳;孕晚期的运动以散步为主,但是时间要逐渐缩短,另外不要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这样会加重胎儿对宫颈的压迫,特别是在孕期检查中发现有宫颈口张开的孕妇,在孕后期更是尽可能保持卧床休息状态。另外,孕晚期也要避免开车或者长时间乘车。
   3、留意异常宫缩
   怀孕到了中、晚期时,特别是孕期在八个月左右的那段时间内,胎儿已经生长到一定大小,这时孕妇的子宫也会随之而增大,所以经常会感到一种腹部的拉伸感,但是并不强烈,这是正常现象。一旦孕妇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性或规律的宫缩,剧烈疼痛,那就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了,这种情况十分容易造成早产,所以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就医。
   4、重视任何形式的发烧
   对于准妈妈而言,要十分重视和警惕发烧,很多时候,孕期发烧都不是单纯地发烧,意味着可能存在感染,有可能是生殖系统感染,当然还有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总之,一旦发出现发热、感染,很有可能会对羊膜产生影响,最终引发早产。
   温馨提示:孕育生命是一件十分伟大的事情,等待生命降生也是一个充满希望但又复杂的过程。对于每一位孕妇和每一个家庭而言,都期望孩子能够平安健康的降临世间。所以,在怀孕过程中,了解一些基本的早产知识,掌握如何预防早产的技巧,以及明白在早产到来时应该如何应对,是每一位孕妇,每一个即将迎接新生的家庭的必修课。对于早产,一定要做到有所戒备有所防范,出现征兆及时就医,才能保障孕妇和宝宝的安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