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镜头"实验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郑祥辉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创新。

福建省连江文笔中学   郑祥辉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创新。本文基于“慢镜头”实验法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慢镜头”实验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意义,然后阐述了“慢镜头”实验法在初中物理课堂的运用,从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慢镜头”实验法、初中物理、多媒体
        初中课程中,初二加入了物理学科,可能让很多学生觉得物理比较抽象,所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来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运用“慢镜头”实验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清晰的看到整个实验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慢镜头”实验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观看,能够改善肉眼观察不到的运动变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实验的有趣性。
        一、“慢镜头”实验法在初中课堂中的意义
        “慢镜头”实验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物理实验感兴趣,愿意参与进来,就会发现物理世界是非常奇妙的[1]。初中物理大多是概念知识,开始接触时会比较抽象,难以想象。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规律,了解整个运动的产生和过程,将抽象的东西进行分解,简单化,更容易学生进行理解。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
        “慢镜头”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到快速运动的过程,关键部分可以进行详细分析,反复观察。几秒钟的运动,经过慢动作可以增加到几十秒。每一秒的运动都能通过慢镜头清晰的观察到,更能引发学生的联想,在观察中联想下一秒的运动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
        二、“慢镜头”实验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
        1.“慢镜头”实验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开展实验教学法进行知识传授,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以后更多实践操作打下基础[2]。例如在泸科版教材中学习弹力的部分.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验,先搭好一个三脚架,固定在地面上,将相机平衡放在三角架上,调整好角度,以便能够清晰的拍摄到篮球落到地面并弹起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全程参与,可以让学生来抛篮球,记录不同力度落下的篮球弹力大小。然后将视频用多媒体大屏幕进行慢镜头回放。学生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篮球碰撞地面的过程,篮球形变的状态。学生对弹力的产生就能有很直观的理解。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问在整个运动中篮球什么时候最大,什么时候最小,观察碰撞中地面是否发生变化等等。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整个运动的兴趣。还可以进行实验对比,在拍摄一组乒乓球落下弹起的视频。


让学生观察两个视频找到视频中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可以设置奖励机制,比如回答最好的学生可以自己去进行拍摄。由此来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整个过程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智力开发也有重要意义,教学效果显著[3]。
        2.“慢镜头”实验法可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概念知识较多,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接触每个实验,将概念化的东西实验化,直观的展示在眼前,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例如在泸科版教材“天平、量筒、量杯的使用”的课件中,可以进行现场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台自己使用一次,而不是以观看者的身份参与。还可以组织进行游戏,例如每个学生蒙上眼睛,将量筒中的水倒入两个量杯中,然后将两个量杯分别放在天平两边,拿下眼罩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两边相差多少,量杯上面的水量刻度分别是多少。并将学生的实验过程拍摄下来,利用大屏幕进行观察分析。通过“慢镜头”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天平晃动的过程,能够理解重量对天平平衡的影响。在整个实验中,学生轻松开心的学会了天平、量杯、量筒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加深知识印象。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乐趣的,在游戏中就可以将知识学到。
        3.进行有目的的“慢镜头”实验,增强学生分析能力
        物理实验课程是帮助学生快速有效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现在物理课程中会出现非常多的物理实验课程,很多都是有趣的、好玩的,学生对物理课程有了很大的兴趣。但是很多学生只是享受实验过程的趣味,忽略了对实验本身的思考与运用。所以在部分实验时,教师应对学生加强指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验。例如在学习课程浮力时,如果是用语言来讲解,可能会比较抽象,难以想象.有一道练习题是这样:10N的液体能否产生100N的浮力?可以用实验进行演示,就能轻松得到答案。准备一个大的试管、一个小的试管、一瓶红墨水,在大试管中滴入10N的红墨水,然后将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可以看到大试管内几乎充满了红色的水。将实验在大屏幕上播放在实验过程中,放慢小试管进入大试管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浮力的产生。从而能过轻松得到答案.10N的液体可以产生100N的浮力.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多鼓励学生进行发言。
        总结:物理知识并不是远离生活的,生活中很多地方可以运用到。注意观察生活中物理知识,将书本上的知识对应到生活中。运用“慢镜头”实验法,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激发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脑力开发。教师应多多钻研“慢镜头”实验法,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融会贯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文献参考:
[1]陈晓东.物理概念教学需要“慢镜头”——例析《电动势》教学案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2,27(05):69-70+74.
[2]柳东权.用数码相机实现“慢镜头”展现物理过程[J].湖南中学物理,2011(10):32-33.
[3]赵廷柱.运用“慢镜头“解碰撞问题[J].物理教学,2009,31(01):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