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路通
[导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后代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古诗词就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最闪亮的星。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古城中学   路通   726107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后代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古诗词就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最闪亮的星。古诗词在我国文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地开展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的积极配合,加强对古诗词教学工作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提高高中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希望为未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促进我国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古诗词;策略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过于枯燥
        枯燥的课堂使得学生对课堂的内容直接丧失了兴趣,高中古诗词不同于其他内容,古诗词反映的是过去诗人的一个心情和处境,所以,如果不能够置身于其意境之中,整个课堂便会非常枯燥乏味。且应试教育始终是我国过去教育的主要模式,学生学习古诗词完全不能够理解其所要表达的真正的含义,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使得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二)缺乏想象和见解
        在对古诗词的学习理解中,需要对其展开想象才能够真正的领悟到古诗词的含义,古诗词所表达的都是过去诗人当时的感触,若想要真正的理解,就要做到换位思考和想象,设身处地的联想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教师的讲述毕竟不能够将古诗词中的意境表达出来,大多数的学生只能通过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其内容,因此不能够很好地对古诗展开想象,从而不能够将内容掌握通透。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被人们较好的应用到教学工作当中。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网络教学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教师应做好督促工作,可通过晒课堂笔记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学生的背诵朗读能力,并积极做好课后作业的批改和辅导,将网络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古诗词理念,丰富语文课堂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教学改革的开展,使得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种背景下,高中教师仍然需要把古诗词的研究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想要语文古诗词课堂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古诗词能力时,就要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用真情实感来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词。古诗词与现代语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学生的理解能力,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发育相对成熟,且其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因此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应该脱离仅仅是对字面的理解,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将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诗词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先生的一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词,从其创作背景来说,苏轼当时在官场上受到了不公平的排挤,政治方面十分不顺畅,因而在苏轼出游的过程中,恰逢天上下起了大雨,从而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便创作了《定风波》一词,因而在学习这一词时,可以感受到苏轼先生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心态。将背景与诗词内容联系在一起,更加易于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真正的内涵。
        (二)加强古诗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高中阶段的孩子在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上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只要教师加强指导,学生的古诗词基础以及对诗词的审美等能力对学习好古诗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当今的学生还是过于依赖死记硬背,不能够会学活用,而教师也过于看重背诵记忆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发挥,从而过分依赖教学课堂的讲解,将学习的方式寄托在教师的讲解,自身不能够发挥想象,使得古诗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要把课堂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打造一个理想的课堂,为学生营造一种充满想象和意境的课堂,提高高中古诗词教学效果。以《雨霖铃》为例,在学习这一节课时,就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进行教学,先对诗词内容进行了理解之后,再列举一系列相似的作品以供学生进行类比学习。
        (三)引入古诗词实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进步
        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古诗词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例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采取恰当的手法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的古诗词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声声慢》一词时,在为学生讲述作者生平之后,引导学生对整个诗词内容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将其中优美著名的句子拿出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流传千古,词句优美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使得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忧伤愁绪,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古诗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且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工作任务繁重,需要教师们悉心的专研,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当前的古诗词教学存在大量的问题,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进步,因此应不断加强创新,对教师的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等等进行创新,使得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促进高中古诗词教学工作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我国古典诗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杨彩云新课改下如何搞好高 中语文 古诗词教 学[J】.考试周 刊 ,2013(55):28— 29.
[2]杨斌. 基于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策略[J]. 科技文献,2018,(4):56.
[3]周婷婷 . 语文课堂中的古诗词教学方法[J]. 让语文走进生活,2019,(5):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