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七年级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罗璋
[导读] 学困生增多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障碍,也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崇义县聂都中学   罗璋

摘要:学困生增多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障碍,也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的说明了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对农村初中七年级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几种方法,旨在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为以后更深入的探讨做好理论铺垫。
关键词:农村初中;七年级英语;学困生
        引言:就目前而言,在农村初中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学困生普遍增多,具体表现为课堂上不自信、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等现象,而教师又相对缺乏教学经验,导致上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更好的实现农村初中七年级英语学困生转化,化解不同因素作用下的学困生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本文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具体表现通常为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不深刻、自主学习能力差、对所学知识不能进行合理的应用以及不重视英语科目等。造成以上行为表现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家庭因素。由于普遍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意识不强,加之忙于生计而忽略了正向引导。其次,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基础性差,对新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再次,教师因素。教师的德育意识不强,无法针对性的应对学困生的问题。最后,社会因素。农村社会环境容易被不良习性影响,例如网吧、游戏等,这造成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全身心的投入[1]。
        二、农村初中七年级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
        (一)引用TARGET的学习模式
        TARGET是一种学习模式的英文缩写,共包含六个范畴,即课业、权责、认可、组合、评估、时间。“课业”指的是作业习题的设计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保证完成质量的同时提升农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成就感源于自身的能力判断,因此,课业的难易程度要控制的适中,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尽量让学生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内在的学习兴趣;“权责”是要让学生有机会担当领导角色,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增加投入感;“认可”是指通过适当的奖励或表扬来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以认可的方式实现学困生自身价值的认同和自我满足感的提升;“评估”以全面系统的评价方式反映个体的差异性和问题所在,便于有针对性的强化;“时间”代表给学生改善自我的时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增强其自信心;“组合”要求给学生交流的空间,实现共同进步,缩小集体差异化。



        (二)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
        农村初中七年级英语学困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求任职教师具备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缓解因师资水平造成的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现象。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用多元化的理论辩证的看待学生,注重个体差异性,进而实现教育目标[2]。
        与此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在讲解“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时,可以综合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丰富课堂的趣味性,重复读音学习,将抽象化的问题讲解的形象、具体。
        (三)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
        家庭作为初中生接触最多的环境,是走向社会工作的起点,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文化生活会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家长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多从父母的角度关心孩子,不进行过多的指责,坚决杜绝体罚现象,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可心理,有效激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不仅如此,家长应在家庭活动中,尊重孩子的能力和成果,鼓励其主动承担责任、面对问题,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心理建设,更好的收获幸福感与成就感。
        (四)建立校园文化,优化教学环境
        校园文化和学习环境对于实现农村初中七年级英语学困生转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如下:
一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例如,英语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等活动载体,均可以作为营造校园文化的手段,能够激学习兴趣,挖掘每个人身上的亮点,为学困生提供建立自信的机会。另一方面,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习压力,进行发散性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动机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是也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内部动力。激发学习动机,要通过广泛的教育实践,总结方式方法,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锻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为今后的各项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心理能力建设,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片面的自我意识。在面对困惑时,有完备的心理准备、强化自身的成人意识、增强自我意志力,从而保证纯粹的学习动机。
        结论:实现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推动农村教学的关键所在,面对问题生源,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以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如今,教育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也受到普遍的重视,要不断的致力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全面开展对学困生的帮扶工作。
参考文献:
[1]覃云周.基于分层教学的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9(12):232.
[2]邵旺霞.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学周刊,2018(24):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