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课堂助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马妍妍
[导读]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安徽省淮南第六中学   马妍妍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高中语文教学日渐重视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发展性课堂助学”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述了“发展性课堂助学”的概念和特点,浅析了“发展性课堂助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意义,探究了“发展性课堂助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措施,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发展性课堂助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前言:在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性课堂助学”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引导学生实现良好的长远发展,对于增强高中生的语文素质,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性课堂助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意义,并立足于教学实践,积极探究有效措施,加强“发展性课堂助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发展性课堂助学”概述
        “发展性课堂助学”是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教学方式,该方式不仅综合了课程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目标,还综合了多样化的教学学习方式,能促进各类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实现对课堂内外教学的有效沟通,其核心目标在于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主体发展能力进行培养[1].“发展性课堂助学”强调在教学时间单元内,有效培养学生的基本发展、综合发展、创新发展以及素质发展等学习能力。“发展性课堂助学”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它强调学习的发展性,注重以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其次,“发展性课堂助学”强调助学性,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另外,“发展性课堂助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实现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二、“发展性课堂助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意义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对“发展性课堂助学”进行运用,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足的学习时间,能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运用“发展性课堂助学”能创设良好的课堂合作学习氛围,能辅佐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系统创建,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另外,“发展性课堂助学”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帮助,能引导学生实现“网状结构”的学习认知,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对于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
        三、“发展性课堂助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措施
        (一)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学习。教师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合理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据此为学生安排预习任务。教师可通过悬念设置法,以点带面,以旧知识联系新材料,激发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现举一反三。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渠道,诸如图书馆、网络等对相关学习资料进行收集筛选,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预习任务,在潜移默化中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促进学生实现良好的综合性发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


例如,笔者在开展《鸿门宴》的教学中,即深入挖掘教材原文,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分析《鸿门宴》中主要人物包括项羽、范增、项伯、刘邦、张良、樊哙等的心理,设身处地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据此对项羽的命运悲剧进行深入探究;二,对司马迁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三,对《鸿门宴》中涉及的文言文知识点进行总结汇总。笔者根据上述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了如下预习任务:一,搜索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从诗歌的角度对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和人物气质进行分析;二,搜索楚汉争雄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典故,诸如破釜沉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锦衣夜行、沐猴而冠、四面楚歌等,了解项羽的悲剧命运,并探究其原因;三,归纳《鸿门宴》中描写主要人物,诸如项羽、范增、项伯、张良、刘邦、樊哙等的语言和动作,从中分析人物性格;三,搜索资料归纳总结司马迁塑造人物擅用的艺术手法,并结合《鸿门宴》进行分析;四,结合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对《鸿门宴》涉及的文言文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按照笔者设置的预习任务,通过互联网和书籍等渠道搜集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精心筛选和归纳总结,取得了良好的预习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拓展,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二)鼓励学生开展课堂合作
        在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课堂合作。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将自主探究预习过程中收集的学习资料精准概括出来,并系统罗列,指明学习资料的来源,实现有序的信息筛选。然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积极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协作,促进学生相互参考和彼此借鉴对方的学习成果,实现高效的学习资源共享[4]。例如,笔者在开展《记念刘和珍君》的课堂教学中,即鼓励学生对课前预习所收集的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诸如《记念刘和珍君》的作者鲁迅先生的简介、《记念刘和珍君》的创作背景、《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词句注释(包括正告、销行、菲薄、桀骜、赁、不惮、攒射、屠戮、殒身不恤等)、《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结构以及段落大意、语言特色等进行系统梳理和精心筛选,在此基础上高度概括,并编写凝练的发言提纲。然后,笔者将班级学生按照桌位就近划分为多个小学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轮流发言,并总结汇总形成小组讨论成果。在此过程中,小组内的学生发言踊跃,讨论积极,相互启发,笔者则从旁引导助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的良好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在学生预习和课堂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教师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情,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开展针对性较强的点拨引导,实现高效助学。教师要重点针对学生的知识盲区和认知偏差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指导,弥补学生的学习缺陷,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笔者在开展《记念刘和珍君》和《鸿门宴》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即注重分析学生的预习成果和课堂讨论成果,精准地找出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例如针对学生对《记念刘和珍君》的创作背景缺乏深刻认识,对鲁迅先生行文的语言矛盾中蕴含的强烈情感理解不到位,笔者即详细讲述了“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和鲁迅先生的语言特色。针对学生对《鸿门宴》中文言文知识点遗漏,笔者进行了全面补充。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性课堂助学”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此,要通过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开展课堂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等措施加强“发展性课堂助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元丽."发展性课堂助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师版),2016,000(011):323.
[2]范翠萍.高中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信息周刊,2019,000(010):1-1.
[3]时利剑.高中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9,000(004):122.
[4]陈思.高中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8):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