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索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李佳蔚
[导读] 探究并分析致使产科手术产妇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和相关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致使产科手术产妇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和相关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25例,分析致使产妇感染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对比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感染防范护理干预。对护理后的感染情况(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进行比较,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出现切口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各1例,总感染率8%,低于对比组总感染率2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高于对比组的80%。结论 针对产妇感染,医院必须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与防范感染因素,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产妇感染,保障产妇人身安全。
         关键词:产科护理;感染;满意度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开放,医院产妇人数逐渐增多,然而产妇生产后却存在着一定并发症的风险,例如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器感染就是极为常见的。调查表明,特别是手术后产妇发生感染的几率高达9%~29%,且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妇。感染问题的发生除了会延长产妇的住院时间之外,还会对产妇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对致使产科产妇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产妇生命健康和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入的产科产妇(n=5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的方式进行分类,具体资料如下。比对组:n=25,初产妇13例,经产妇12例,年龄21~37岁,平均(29.14±1.25)岁。研究组:n=25,初产妇14例,经产妇11例,年龄22~39岁,平均(30.45±1.67)岁。比对2组产妇的基础资料发现,2组之间相差较小,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妇产科护理中引发感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①切口感染:当产妇经历完手术治疗或剖宫产后,由于消耗了体内大量的真气,导致身体极度虚弱,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和病菌的侵害,再加上护理过程中忽视了对伤口的卫生护理工作,导致切口周围很容易滋生细菌,最终增加了切口感染的风险。此外,若孕妇在生产之前没有做好消毒工作,很有可能会为切口感染埋下隐患;②呼吸道感染:对于产妇来说,在经历完手术或者分娩后,产妇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急速下降,很容易受到细菌或病菌的侵害,再加上亲友的不断探视,导致病房内细菌数量持续增多,从而增加了产妇感染的风险[2]。此外,许多产科产妇在分娩后,为了安全度过产褥期,都会主动要求关紧门窗,在这种需求的影响下,病房内的空气无法流通,导致细菌数量有所增加,进一步造成产妇呼吸道感染;③泌尿道感染:本次研究表明,留置导尿管是造成妇产科护理中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导尿管消毒不彻底可能会将大量细菌带入产妇的泌尿道;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细菌数量。
         1.2.2妇产科预防感染问题的有效措施
         比对组:常规护理,包括环境干预、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感染防范护理干预:
①感染风险评估。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收集产妇的相关资料(姓名、年龄、疾病史、心理特征、胎儿情况等),并根据产妇的身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不良感染的发生率;
②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在预防产妇呼吸道感染时,需要调节合适温度,保持空气新鲜,在全科室内严格执行医院探视制度,减少病房内人员流动,减轻空气污染。在对被单进行更换时,需防止灰尘飞扬;此外,用紫外线消毒治疗室与换药室;拖把拖地时,需先用消毒液浸泡。
③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叮嘱患者清洁外阴。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减少产妇出血,缝合时依据解剖关系来操作,针对那些已出现感染的切口,需及时进行处理。
④预防泌尿道感染的护理。有报道指出,产妇泌尿道出现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当其处于正常状态下,会在肠道内寄生,无致病能力,但如果处于异常情况下,此些细菌会发生转移,而引发感染。对此,叮嘱产妇服用抗菌药来预防感染,且在产程当中尽可能不检查阴道;而对于医务人员,需避免侵入性操作;当产妇分娩后,需做好外阴的清洁工作。
⑤定期培训。由科室内护士长负责组织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与个人素质。另外,在培训过程中,还可以加入适当法律知识以及感染风险防控技能的讲解,从而有效的降低感染率及医院内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2组产妇在护理干预后的感染事件发生情况(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
         ②分析2组产妇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90分:非常满意;71~90分:满意,<70分:不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100%=总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研究
         在SPSS23.0软件下进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在护理干预后的感染事件发生情况



3结论
护理行业,属于一个风险性相对较高的服务行业。目前为止,在医院所有科室中,产科护理的工作最为特殊,它具有任务重、病情变化复杂,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如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造成医患纠纷现象的出现。其中,感染率的持续上升已经成为阻碍护理工作质量提升的最大障碍。这就要求广大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产褥期护理的宣传,找出引发感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切实做好防范措施,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从而为确保产妇的生命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
         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感染防范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感染风险评估;②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③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④预防泌尿道感染的护理;⑤定期培训。通过实验表明,研究组出现切口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各1例,总感染率8%,低于对比组总感染率2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高于对比组的80%。
         综上所述,针对产妇感染,医院必须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与防范感染因素,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产妇感染,保障产妇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袁萍.品管圈护理在提高产科病区6S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25+127.
[2]李阳,张礼.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3):159-160+164.
[3]夏艳宁.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