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曾云
[导读] 分析心理护理在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期间诊治,选取我院342例接受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171)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n=171)采用心理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情况(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焦虑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身护理前后血压情况(舒张压、收缩压)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前后心率、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效改善患者心率,控制血压,减少患者的焦虑。
         【关键词】心理护理;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控制心率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医学上对于冠心病的诊断采用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技术。但是由于患者对该技术的陌生,造成焦虑、心率加快等现象,影响检查结果。本文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对进行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进行心理疏导,有效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期间诊治,选取我院342例接受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17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最高年龄76岁,最低年龄43岁,平均年龄(55.23±2.46)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23±1.42)年;研究组:最高年龄75岁,最低年龄45岁,平均年龄(55.53±2.76)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33±1.32)年;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检查前控制患者的饮食,提前4h禁食,12h禁饮品;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①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问题,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解答患者的问题,同时鼓励患者,给予患者信息;②模拟检查过程,使患者掌握检查过程中的呼吸方法,确保患者不会因紧张造成胸闷、心跳加速等现象,保持患者的呼吸平稳[2]。告知患者具体流程,减少患者的位置感,使其推入造影时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把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
1.3观察指标
         本文主要对对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情况(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焦虑评分等数据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分析。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血压情况(舒张压、收缩压)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组身护理前后血压情况(舒张压、收缩压)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两组血压情况(舒张压、收缩压)进行对比分析

2.2对两组心率、焦虑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护理前,两组之间的心率以焦虑评分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前后心率、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心率、焦虑评分对比

3.讨论
         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造影查明了解病变大小、形态和数目,临床用来检查心脏血管灌注主流方式[3]。为了保证检查顺利进行,需要进行护理干预,我院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了解患者的身心情况对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处理,向患者详细介绍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技术、目的、流程,减少患者检查前的陌生与焦虑,提前模拟检查过程,使患者掌握检查过程中的呼吸方法,熟悉检查过程,减少患者的焦虑。当患者情绪保持稳定时,患者的血压可以平稳,提升CT图像质量。通过研究可得,两组护理前后心率、焦虑评分进行比较,研究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我院对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效改善患者心率,控制血压,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1]张伟,王静,张丽红,王桂东,孟凯龙.心理护理应用于多层螺旋CT心脏冠脉成像中控制心率的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8):244-245.
[2]程放,董子佳.分析心理护理对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3):253-254.
[3]吴丽霞,黄敬喻,刘洁.浅谈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重要性[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06):1846-18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