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意义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王莹玉
[导读] 探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选取辖区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传染病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为观察组,另1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32±2.31)高于对照组(7.22±2.6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评分(96.78±3.12)也好于对照组(75.32±2.18)(P值<0.05)。结论: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增长患者的健康知识,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控制;应用效果
        
        
         前言:传染病类型多且发病原因各不相同,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这不同程度是影响,传染病具有发病快、传播快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方法以及特点,提早做好预防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快速传播。而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从临床角度来说具有实用性、教育性,有利于对传染病的控制。选取辖区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传染病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辖区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传染病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为观察组,另1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45岁,平均年龄33.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的24岁,年龄最大的46岁,平均年龄33.7岁;患者传染病病症、年龄、性别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O.05),可进行两组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护理措施,主要是根据医嘱进行护理干预,开展常规护理安全教育。
         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工作方式。第一,对患者进行传染病安全教育工作,对患者传染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和宣讲,除提供基本的健康宣传知识手册内容以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传染病常识的讲解,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传染病知识和内容,了解传染病的基本预防和管理尝试。第二,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指导,要具体到传染病的发展过程,让患者加深对自己病情的了解,同时让患者自己根据所学内容对病情发展情况自我监测。自我分析,学会判断自身情况的变化情况,以此提升对病情的了解,同时部分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疑的情况,喜欢对号人座。怀疑自己的病情加深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做好耐心解释,帮助患者养成正确判断自身情况的习惯。第三,饮食指导。结合病属于慢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主要饮食均衡,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忌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从而防止呼吸道刺激避免咳嗽,当患者存在高热情况时,应多饮水、食用半流质或者流质的高热量的食物。而患者存在胸膜炎时,还要多食用高热量的高蛋白的食物。患者是肺结核合并咯血时,要注意多饮水同时食物的温度不宜太高。第四,作息指导:恰当的休息会有效的减少患者体力的消耗,减慢血液循环速度,呼吸缓和、减少肺脏的活动,有效的延长药物在病变部位的作用时间从而修复病灶组织,同时要进行适宜的简单运动,增强体质。患者要坚持一个原则:保持有规律的作息习惯+良好的运动习惯=好身体。第五,行为习惯干预。休息期间不宜过度阅读,要减少脑力的消耗;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情况,进行适当运动,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同时,患者需要禁烟,烟雾会降低肺泡杀菌的作用,影响巨噬细胞对结核菌的吞噬作用,不利于恢复。
         1.3观察指标
         自制患者满意度评分表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表。健康知识分析表实行百分制,患者满意评分表10分为满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中所有数据对比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O.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晓分数,结果显示:观察组15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分数为(9.32±2.31)分,健康知晓分数为(96.78±3.12)分;对照组15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分数为(7.22±2.65)分,健康知晓分数为(75.32±2.18)分,可见观察组患者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晓分数(n/分)

         3讨论
         传染病基本为慢性基本,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配合度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从护理实践来看,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普遍比较差,这种心理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对病情的不了解,对病情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加上现在网络的便利性,部分患者通过网络搜集病情的相关信息。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舆论的影响,对自身情况判断不正确,加剧患者对传染病的担忧,由此造成了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情绪激动,配合度不高等情况。传统的遵医嘱式健康教育方式,多是直接为患者提供健康手册+常识讲解,无法有效解决患者对病情的关注,因此健康教育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来提高传染病患者的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护理方式充分关切了患者的需要。从患者自身对传染病认识人手。首先对患者的传染病进行常识知识讲解,对传染病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讲解,同时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让患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判,自我分析和评估,增强患者对传染病的理解,其次,在具体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监控教育还对患者进行病情的指导,让患者了解传染病不同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进行认知,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从而提高患者对自己病情的了解,不会出现因外部虚假宣传而造成的心理焦虑等情况的发生。最后,健康教育中为患者实施了积极的饮食指导和健康指导,包括如何做好自身营养知识、自身保健知识等内容,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本次调查来看,观察组15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分数为(9.32±2.31)分,健康知晓分数为(96.78±3.12)分;对照组15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分数为(7.22±2.65)分,健康知晓分数为(75.32±2.18)分;观察组患者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也说明了这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必须要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发放健康手册外,必须要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的发展情况,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病症,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患者对病情发展的认知,对自身身体如何进行调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黄银安.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意义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3):191-192.
         [2]邱静.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2):4-5.
         [3]殷学梅.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4):154+167.
         [4]王桂花.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8(01):24-25.
         [5]曾文涓,苗青.研究在传染病预防中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9):90.
         [6]茹建峰,郑彩虹.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5):14+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