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武小曼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取选本院100份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并受到药物影响的医学检验标本,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受到药物影响医学检验标本的具体药物,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处理对策。结果 100份标本中,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前五位的药物为:①葡萄糖、利尿剂、避孕药、甲状腺激素,共20份(20.00%);②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止痛剂,共16份(16.00%);③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共14份(14.00%);④胰岛素、降糖药、利血平、维生素C,共10份(10.00%);⑤维生素B2、甲硝唑对氨基水杨酸碳酸氢钠、乙酰唑胺,共8份(8.00%)。其余32份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其他药物为:皮质类固醇制剂、吲哚美辛、异烟肼,共6份(6.00%);呋喃类、青霉素类,共6份(6.00%);苯妥英钠、磺胺药、维生素A,共5份(5.00%);氢氧化铝、消炎痛、利福平,共5份(5.00%);地塞米松、红霉素、苯乙双胍,共4份(4.00%);天门冬酰胺、阿昔洛韦,共3份(3.00%);链霉素、右旋糖酐、肾上腺素,共3份(3.00%)。结论 较多的药物会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临床医学检验出现误差,进而影响受检者的进一步诊疗工作准确性,因此,对受检者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前需询问用药既往史,加强相关药物分析,选择合理科学的检验方法,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有效排除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药物;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影响;误差;检验方法
         引言
         在当前医院患者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易造成各类疾病无法及时有效的做出正确诊断,从而对患者生命健康以及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及早诊断患者疾病,并相应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患者疾病类型不同,同时在临床诊断中受检查方式等因素影响,造成疾病诊断准确率偏低,从而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联合诊断,进而确保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为经治疗提供依据。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常用检查方法,可有效分析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数值水平,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而在血液细胞检验中,易受各类因素影响,造成检验质量存在异常。因此提高血液检验质量控制,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患者检查准确率。本研究探讨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100份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并受到药影响的医学检验标本,来源于100例存在既往用药史的患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7~78岁,平均年龄(45.9±15.5)岁。排除受其他因素影响受检者。
         1.2方法
         1.2.1检验前了解患者用药情况
         检验人员在开展到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患者服用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这种影响。具体来讲,检验人员需要了解的患者用药情况主要有用药类型、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方式、药物临床疗效等,同时分析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消化情况、药物的药理作用。

如果患者身体允许,检测人员需要尽量等到患者体内药物新陈代谢干净后,再进行检验工作,这样可以全面的避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而为患者诊断和治疗工作的进行提供依据。
         1.2.2规范检验方式和流程
         医院检验科室需要及时详细记录会对到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药物类型,及其具体影响方式、影响程度、预防方式等,进而规划检验方式和流程,为检验人员开展检验工作提供可以遵循的体系,这样检验人员在发现检验问题之后也能有针对性的查找检验问题导致原因,尽早解决检验质量问题,在检测之前查找系统还能有效预防检验问题。如果检验人员发现检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需要将问题汇报给患者的主治医师,双方共同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并决定是否需要在患者不服药状态下对其重新进行检验。同时,检验人员需要掌握检验方式和流程,降低自身的检验操作失误概率,同时提高检验效率,针对特殊药物采取针对性预防方式。
         2结果
         100份标本中,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前五位的药物为:①葡萄糖、利尿剂、避孕药、甲状腺激素,共20份(20.00%);②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止痛剂,共16份(16.00%);③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共14份(14.00%);④胰岛素、降糖药、利血平、维生素C,共10份(10.00%);⑤维生素B2、甲硝唑对氨基水杨酸碳酸氢钠、乙酰唑胺,共8份(8.00%)。见表1。其余32份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其他药物为:皮质类固醇制剂、吲哚美辛、异烟肼,共6份(6.00%);呋喃类、青霉素类,共6份(6.00%);苯妥英钠、磺胺药、维生素A,共5份(5.00%);氢氧化铝、消炎痛、利福平,共5份(5.00%);地塞米松、红霉素、苯乙双胍,共4份(4.00%);天门冬酰胺、阿昔洛韦,共3份(3.00%);链霉素、右旋糖酐、肾上腺素,共3份(3.00%)。
         3讨论
         血液细胞检验是临床中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检验项目,可以通过对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水平、白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等项目的确定,进一步地确定患者患病的类型、疾病发展状况以及治疗的方法,因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但是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环境因素、检验人员操作因素以及标本因素等其他的因素均会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产生影响,进一步的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延误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因此,提高血液细胞检验在当前的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抗凝剂的比例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临床中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应该依照规范的抗凝剂比例进行,并且对检验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对疾病诊断与治疗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送检时间以及检验用抗凝血剂比例是影响血液细胞检查的主要因素,而通过提高血液细胞检验制度,建立检验标准流程,对确保检查结果质量具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竞.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55-56.
         [2]王富伟.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究[J].临床研究,2019,27(8):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