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评价正畸矫治器在错颌畸形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医院接诊的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60 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 =20)和对照组(n =20),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固定矫正器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扩弓器结合保持器(扩弓器和保持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面型改善率、复发率等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治疗(12.0±2.0) 个月,对照组平均治疗(15. 0±2.3)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6 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5. 0%,对照组复发率为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治疗后,观察组上颌骨位置、SNA、SNB、ANB、MP-SN 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矫治对口腔正畸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错颌畸形;矫治器;口腔正畸;扩弓矫治器;
【正文】牙齿错位畸形是口腔科的常见病,牙齿错位畸形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协调,还会对患者的发音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 。本研究40例错颌畸形患者均行矫正治疗,旨在观察正畸矫治器在错颌畸形口腔正畸中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 例牙齿错位畸形患者,其中男23例,女17 例;年龄10~16 岁,平均(13. 12±2. 46)岁;安氏Ⅲ类40例;病例纳入标准:①为恒牙列早期、安氏Ⅲ类牙合,且上颌牙弓横向表现为发育不足;②经颈椎片或腕部X 线片显示为生长发育高峰期、前期;③功能性错颌畸形;④排除标准:既往有正畸治疗史者,颅颌面发育异常者,近3 个月内有重大外伤史或上颌手术史者;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本研究者。
1.2方法
治疗前,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常规X 线拍摄头颅侧位片、全颌曲面断层片、双侧颞下颌关节闭、开口位片。治疗前均取工作模型进行正畸评估,检查口腔卫生和牙周情况。拟定治疗方案,并按诊治时间先后分成两组:
对照组治疗方法 采用传统固定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患者所佩戴的直丝弓矫治器材料为0.022〃MBT直丝弓托槽、带环和0.022〃(杭州新亚齿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
研究组治疗方法 采用正畸矫治器(东莞市南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注册证号:粤械注准20172630905,型号:扩弓式、保持器)治疗。扩弓器支架与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带环焊接,使扩弓器贴近上腭,且不对上腭黏膜产生压迫,随后每天进行2 次加力,每次加力时旋转1/4 圈,扩至上颌牙舌尖颊斜面,并咬住下颌后牙颊尖舌斜面,随后停止对后牙反牙颌力,并以凝树脂对螺旋孔进行包裹固定,主动矫治周期为6个月矫正结束,结束后佩戴6个月的保持器来维持获得的切牙关系,直到颊侧牙弓段完全建颌。
1.3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程。(2)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头影测量指标,主要包括上下颌骨位置、SNA、SNB、ANB、MP-SN、T-MP 等指标。治疗前后拍摄、测量头颅侧位片,同一正畸师测量、计算。(3) 对患者进行6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复发率等数据。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字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治疗疗程比较
观察组平均治疗(12.0±2.0) 个月, 对照组平均治疗(15. 0±2.3)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复发率情况比较
对患者进行6 个月随访,观察组20 例,复发1 例,复发率为5. 0%;对照组20 例,复发3 例,复发率为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前后两组头影测量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上颌骨位置、SNA、SNB、ANB、MP-SN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三、讨论
安氏Ⅲ类错畸形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这两大类因素还会相互影响,这也是导致错畸形的重要因素。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增加畸形程度,增加矫治难度。
在以往,安氏Ⅲ类错畸形多采用直丝弓矫治,但由于颌骨的不断生长,矫治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直丝弓矫治的效果也越来越不能令患者满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螺旋扩弓器结合保持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青春期早期是应用螺旋扩弓器的最佳阶段。此时,患者腭中缝还没有全部联合,依靠结缔组织进行连接,故而,在临床治疗中可打开混合牙列腭中缝进行错矫治。在横向矫正力的作用下打开腭中缝,并进行扩宽,上颌骨部位逐渐增宽。应用螺旋扩弓器治疗安氏Ⅲ错畸形,能有效促使上颌骨往前生长,增大SNA 角,加速ANS角前移,与此同时,抑制下颌骨往前的增长速度,随着SN-NP距离的增加,上颌磨牙逐渐靠近中移位,明显改善磨牙与覆盖之间的关系。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螺旋扩弓器结合保持器治疗,对照组采用直丝弓矫治。从结果来看,观察组平均治疗(12.0±2.0) 个月,复发1 例,复发率为5. 0%,上颌骨位置、SNA、SNB 等指标显著改善,观察组的大部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螺旋扩弓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有效性,与同类报道相接近。
综上所述,螺旋扩弓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畸形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头影测量指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2] 黄爱萍,何玲.固定正畸治疗576例错颌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3-4.。
[3] 缪伟男,许珂张圆,吴 嵩,王 华,陈文静,常用正畸保持器的对比研究[J]. 口腔医学 2018, 06-0560-04。
[4] 彭辉, 章雯, 庞敏, 等. 两种保持器对正畸矫治后咬合调整效果的对比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9):1311。
[5] 杨振华, 段银钟, 刘红, 等. 正畸保持期复发情况的临床调查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 2003, 12(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