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得出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46例,对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做体外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46例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占比68.78%(141/205),革兰阳性菌株占比23.41%(48/205);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达56.59%(116/205),表皮葡萄球菌次之,达10.73(22/205),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三,达8.78%(18/205)。以主要病原菌作药敏试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耐药率皆超过40%。结果: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类型多样,临床用药需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提高临床预后。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药敏试验
泌尿生殖道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生殖道上的病原菌感染,临床常见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为细菌感染,多发于上尿路与下尿路感染中[1]。泌尿生殖道感染未有效治疗多引起泌尿系统中器官功能受损,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多以抗生素治疗方式起到抗感染效果[2]。但由于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在抗生素用药的选择上不一致,病原菌对于抗生素存在耐药性,所以为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需要根据感染泌尿生殖道的病原菌作药敏试验分析,合理选择抗生素,从而提高抗感染效果[3]。为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类型与药敏试验结果,以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泌尿生殖道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做药敏试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46例,其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67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8.80±10.23)岁。全部患者自愿接受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查,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①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②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不接受病原微生物检查。
1.2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病原标本采集前,清洁并消毒尿道口,留取中段尿,对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以定量接种环取稀释10倍尿液与血平板,35℃恒温箱培养24h。病原菌分离培养后,做体外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离后的病原菌株,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观察。其中,病原菌分离鉴定中,阳性诊断标准为:革兰阳性菌>104CFU/ml,革兰阴性菌>105CFU/ml,真菌>104CFU/ml[4]。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分析
146例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占比68.78%(141/205),革兰阳性菌株占比23.41%(48/205)。真菌占比7.80(16/205)
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达56.59%(116/205),其他12.20(25/205);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达10.73(22/205),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达8.78%(18/205)。其余包括腐生葡萄球菌2.44%(5/205)、肠球菌0.98%(2/205),其他0.49%(1/205)。
2.2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耐药率皆超过40%。见表1。
.png)
3分析与讨论
泌尿生殖道感染对健康水平造成损害,严重的可能损害泌尿系统器官,引发不良后果[5]。所以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还需要科学用药,提高抗生素应用的针对性,有效抗感染治疗,改善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6]。
本次研究对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进行分析,在细菌分离与培养中得到205株病原菌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株最多,占比68.78%,革兰阴性菌中,又以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达56.59%。革兰阳性菌株占比23.41%,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高,达10.73,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达8.78%,腐生葡萄球菌第三,达2.44%。从病原菌类型上来看,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但多数为大肠埃希菌,且大肠埃希菌为本次病原菌中占比首位,这说明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提升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应重视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另外,以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三类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得出,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对红霉素、青霉素、万古霉素无耐药率,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对氨曲南、丁胺卡那无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对氨曲南、丁胺卡那无耐药率。提示不同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不同,临床用药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提高预后。
总的来说,泌尿生殖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药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原菌对药物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临床用药需结合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王慧霞. 妇科患者术后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 北方药学,2018,15(03):178-179.
[2]陈和勇. 15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及药敏结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0):195-197.
[3]马腾.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3):51-52.
[4]郭晓芳. 1745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19,16(02):204-206+219.
[5]陈述英. 227例女性患者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培养结果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19,16(02):207-209.
[6]尚雨姗,聂正超,施岚.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特点及药敏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9):1173-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