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影像质量控制初探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潘剑
[导读] 探讨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影像质量的控制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影像质量的控制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进行乳腺MRI检查的女性乳腺病变患者共298例,进行横断位T1WI、带脂肪饱和技术的T2WI、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利用GE自带分析软件在异常强化病灶内选取ROI并绘制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比分析各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298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中有279例患者的MRI成像能够清晰地呈现出乳腺的结构,脂肪抑制均匀,且无明显的伪影出现,有较高的信噪比,经后续处理得到的T1灌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时间的分辨率具有合理性;19例乳腺病变患者脂肪抑制不完全,弥散加权成像序列两侧信号呈现不均匀,且双侧的乳腺不对称。结论:通过对影响影像质量不利因素的控制和可控因素的优化,乳腺MRI的成像质量提高,为医生更好的确定治疗的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成像;影像质量
        MRI为早期诊断乳腺癌提供重要依据。专家们普遍认为MRI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对乳腺癌的检查具有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MRI成像质量越高,诊断率越准确,而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对于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如何控制MRI成像质量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影响乳腺MRI成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可行性方法来提高MRI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影像的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进行乳腺MRI检查的女性乳腺病变患者共298例,年龄为28岁至58岁,平均年龄为42.3岁。
1.2检查方法
        乳腺MRI检查使用专用的乳腺线圈。具体检查方法为:患者俯卧位、足先进,两乳头要位于线圈中心,包括双侧腋下区;开始扫描,实施横断位和矢状位平扫,先进行常规横断位TWI、弥散加权成像(FOV32,TR3600,相位编码为R/L,矩阵设置为128×128,b1000)、带脂肪饱和技术的TWI;然后采用动态加强扫描即横断面脂肪抑制序列(TR4.2ms、TE2.1ms、FOV36mm×21mm、层厚设置为1.6mm、翻转角度设置为9°、矩阵设置为320×256,共扫描7期,每一期的采集时间为59秒,间隔时间为1秒,使用高压注射器,以2ml/s的速度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钆双胺注射液(GD-DT-PA)0.1mmol/kg,然后按同样速度注入20-30ml的生理盐水。开始注射后25s连续重复7次扫描,在工作站进行图像的减影,取动态增强扫描后每一个序列与增强前采集的平扫图像进行减影,得到减影图像,并利用GE自带分析软件在异常强化病灶内选取ROI并绘制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所得影像均由2名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双盲法评定影像质量。
        乳腺MRI诊断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依据病变形态学表现;二是依据病变动态增强后血流动力学表现。一般情况下,动态曲线对病变呈良性或者是恶性诊断提供了决定性的信息,有利于患者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但非浸润性的乳腺癌发生部位供血少,易钙化,动态曲线提供的信息不足以作为患者病变良性或者是恶性的评判标准,如动态曲线没有呈现病变恶性发展而形态学表现为导管样或者是段样强化,也应考虑病变恶化的可能。所以对于非浸润性乳腺癌来讲,形态学表现的评价权重要高于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表现。
3结果
        298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中有279例患者的MRI成像能够清晰地呈现出乳腺的结构,脂肪抑制均匀,且无明显的伪影出现,有较高的信噪比,经后续处理得到的T1灌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时间的分辨率具有合理性;剩余的19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脂肪抑制不完全,弥散加权成像序列两侧信号呈现不均匀,且双侧的乳腺不对称。


4讨论
        乳腺MRI检查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是临床乳腺疾病诊断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属于无创检查,检查方法简单,准确率高。MRI动态增强扫描可进行多平面扫描和重建,可以更好的显示病灶大小、形态、位置及浸润范围,还能呈现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医生对于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4.1准备工作
        扫描前要与患者多沟通,告知患者MRI检查的原理和必要性,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使患者女里做到呼吸平稳,主动配合检查。如若患者发生心率过快,可服用减缓心率的药物,以免MRI检查中出现伪影。另外,还需在进行MRI检查前了解患者是否有激素替代治疗的病史。
4.2确定最佳检查时间
        女性乳腺的血液循环是随着激素的变化而进行的,其结果造成在乳腺检查中所使用的造影剂随着月经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而这种影响在月经的第二周最低,在月经的第一周和第四周最高。所以乳腺的MRI检查最佳的时间窗选择是在月经完后的第二周,其次是第三周,而尽量避免在第一周和第四周进行乳腺MRI检查。
4.3检查体位
        患者在进行乳腺MRI检查时要保持舒适的姿势,因为MRI扫描时间很长,患者易疲劳。扫描时要保持患者的胸骨位置放于线圈的中线,胸壁贴进线圈,如有必要可把线圈底部垫高,使乳腺与线圈更贴近。乳头置于线圈中心部位,并保持与床面垂直,使所有腺体在线圈内,确保线圈和皮肤之间没有褶皱。如果摆位不好,就会造成脂肪抑制不均或者是失败。
4.4脂肪抑制及匀场
        脂肪抑制技术会增加乳腺内病变和脂肪组织的对比度,这样病变的呈现就越明显。在进行匀场时脂肪峰的饱和度是脂肪抑制的关键所在,所以首先采取的是手动匀场。磁场均匀度越高,弥散加权成像质量越好,因此在检查时首先进行VIBRANT序列的自动校正,在进行弥散加权成像的自动校正二次匀场,校正中心要置于偏乳头侧,这样可以提高影像的信噪比。
4.5 DWI序列饱和带的选择
        在MRI检查中饱和带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去除一些伪影和不希望成像的组织。乳腺癌转移的首选部位是腋窝淋巴结,其诊断定性的关键信息来源于DWI的ADC值。使用背侧饱和带一方面可以减少心脏和背部呼吸的运动压力,还可以去除部分伪影,但是会影响腋下淋巴结的显示。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放饱和带或者是尽量靠背侧。
4.6动态增强
        经实践证明,采取连续不断的扫描会提高空间分辨率。在取得蒙片后先观察图像的脂肪抑制是否均匀、扫描范围是否完整等,这样在注入对比剂之前还可以修正,最终获取高质量的图像。注入对比剂时要保持2ml/s的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血药的峰值,以免造成误诊。一般情况下乳腺癌强化的峰值会在增强第一期呈现,此时乳腺背景强化较弱且组织对比较好,有利于病变的呈现,因此图像的采集应在注射25s后开始。
4.7后处理
        病变内部强化的呈现通常是不均匀的,在设置ROI时要选取最早流出处、强化最快且范围不应过大,避免不精准而影响诊断。
        综上所述,通过对影响影像质量不利因素的控制和可控因素的优化,乳腺MRI的成像质量提高,为医生更好的确定治疗的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最大限度的维护患者的健康,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林迪逵等.关于MRI质量控制中ROI对信噪比检测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4):66-69.
[2] 沈孝翠,许海兵.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8):873-8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