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医院收治的38例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或术后复发转移,均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每天早餐后服用500mg,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计4例,部分缓解计22例,稳定计7例,进展计5例,疾病控制率为86.8%(33/38);治疗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等血液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非血液毒性,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中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晚期肝内胆管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中的一种,其起源于肝内胆管内壁细胞,恶性程度非常高。由于肝内胆管细胞癌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或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随着病症发展,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腹痛以及乏力等症状,此时病症已经进入晚期,有着很低的手术切除率[1]。但是由于肝内胆管癌存在多病灶或伴有淋巴结转移,因此术后有着较高复发率,这会严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靶向治疗的热点药物,其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本次研究对38例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8例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或术后复发转移,均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1—84岁,平均年龄(62.51±4.38)岁。所有患者KPS评分超过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AST、ALT值低于正常值三倍以下,血清胆红素低于正常值三倍以下。病理类型包括高分化腺癌24例,中低分化腺癌14例。所有患者能口服药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治疗,每天早餐后半小时服用850mg,28d为一个给药周期,两个给药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如果治疗期间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可暂停或减量治疗。
1.3观察指标
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总人数×100%。依据WHO发布抗肿瘤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副反应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
2结果
3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计4例,部分缓解计22例,稳定计7例,进展计5例,疾病控制率为86.8%(33/38);治疗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等血液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非血液毒性,其中高血压发病率为55.3%(21/38),骨髓抑制发病率为71.1%(27/38);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加重,肝内胆管癌发病率逐渐上升,其约占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10%—15%,是仅次于肝细胞肝癌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引发肝内胆管癌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临床研究发现胆管相关疾病、遗传因素以及寄生虫感染等都属于发病危险因素[3]。在医疗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皮腹腔脏器及肿物穿刺等诊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已确诊。但是由于其起病隐匿,在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在确诊是多数已为晚期。此时患者身体状态较差,因此有着很低的手术根除率。并且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还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腹水以及肝衰竭等病症,多数患者生存质量低下,并且还会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负担[4]。对于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来讲,积极有效的化疗比最佳支持治疗有更明显的生存收益。甲磺酸阿帕替尼作为靶向药物,其可以阻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达到治疗肝内胆管癌的目的。血管的形成是肿瘤恶性生长的重要环节,并且肿瘤的侵袭、转移都与血管形成有密切关系,阿帕替尼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则以有效缓解病症[5—6]。用药后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等血液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非血液毒性,手足综合征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患者需要停药治疗,但是多数患者可通过对症治疗减轻病症影响。在用药两周后会出现高血压情况,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也能改善血压水平。此外,在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等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做相应处理,严重情况下建议停止用药。本次研究并未出现Ⅳ级不良反应,这说明总体上甲磺酸阿帕替尼的耐受性较好。综上所述,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肝内胆管癌治疗中效果确切,不良反应经积极对症处理后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郎丰平,赵毓毅,范鹏.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2017,32(06):996-998.
[2]曹恒,王静,纪媛媛,温艳艳,徐露娟,宋学坤,洪永贵.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07):468-471+476.
[3]张强.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观察[J]. 北方药学,2018,15(05):138-139.
[4]陈德志,陈巧辉,陈惠萍,许燕玉,陈志民. 阿帕替尼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19,28(12):128-131.
[5]李海伟,王巍,刘静. 阿帕替尼治疗肝门胆管癌26例临床疗效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20,23(05):426-429.
[6]彭秋霞,范娟,韩云炜.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 西南军医,2017,19(02):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