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效果对比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刘宇星
[导读] 研究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效果对比探讨。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效果对比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诊病患中选取68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传统组与腹腔镜组,两组均以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评估手术风险,术后常规包扎、引流。结果 与传统组手术各项安全指标对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较少,安全性更高(P<0.05)。与传统组术前疼痛情况对比,腹腔镜组NRS评分未表现明显差异(P>0.05);与传统组术后疼痛情况对比,腹腔镜组NRS评分较低(P<0.05)。传统组满意6/比较满意9/一般满意11/不满意8例;腹腔镜组满意11/比较满意16/一般满意6/不满意1例。数据显示:与传统组满意率76.47%(26/34)对比,腹腔镜组满意率97.06%(33/34)较高(χ2=4.3759,P<0.05)。结论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可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满意率。
        [关键字]  传统疝修补术;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腹股沟疝;效果对比
        腹股沟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向外突出,伴有疼痛,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多发于腹部,腹内压增高、腹壁强度降低是主要发病因素,幼儿、妇女、老年均会发病,多发于儿童、中青年男性,伴有明显牵引疼痛[1]。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普遍性,且疗效显著。基于此,本研究自我院收诊病患中选取68例腹股沟疝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5月),旨在对比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疗效。具体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院收诊病患中选取68例腹股沟疝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5月)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分为传统组34例、腹腔镜组34例。传统组男22/女12例,斜疝30/直疝4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7.09±3.41)岁;腹腔镜组男23/女11例,斜疝29/直疝5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5.77±3.48)岁。两组以上资料均衡可比(P>0.05)。病人均自愿签署该实验知情同意书,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传统组和腹腔镜组各34例划分。
1.2  纳排标准 
1.2.1  纳入  符合腹股沟疝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麻醉风险较低;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研究;无精神类疾病史。
1.2.2  排除  有腹部手术史;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合并精神类疾病;合并心脑肺器质性疾病。
1.3  方法  两组均以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评估手术风险,术后常规包扎、引流。
1.3.1  传统组
        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取平卧位,全麻,高位结扎疝囊,修补受损部位管壁。
1.3.2  腹腔镜组
        采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取平卧位,全麻,切口为弧形,于脐下缘位置选择长约2cm,深度达腹直肌鞘,向患侧牵拉腹直肌,在腹直肌下方用手指行分离操作,入腹膜前间隙,取2个5mm Trocar在腹直肌外侧缘水平于脐下2cm处分别穿刺置入,取10mm Trocar由脐下切口置入,行气腹建立,腹股沟后间隙及耻骨后间隙用镜身分离。疝囊在腔镜直视下游离,用套扎线结扎疝囊颈,或将疝囊内翻入腹腔,若疝囊完全入阴囊,可在颈部对其结扎,并切断,旷置远端,无需完全分出。卷曲15cm×12cm补片,自套管鞘内放入,对耻骨肌孔全部覆盖,上缘处保证过腹横肌所具有的弓状下缘,股管内口易发股疝处确保被下界覆盖。将套管拔除,气腹缓慢解除,促使腹膜在自然状态下恢复,对补片行压迫固定。
1.4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2)术后疼痛,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总分10,分数越低疼痛越轻微。(3)满意率,结果共设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四项,除不满意外均计为满意,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分别以n(%)、(±s)表示计数、计量数据,n(%)行χ2检验,(±s)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与传统组手术各项安全指标对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较少,安全性更高(P<0.05),见表1。
 
2.2  术后疼痛 
        与传统组术前疼痛情况对比,腹腔镜组NRS评分未表现明显差异(P>0.05);与传统组术后疼痛情况对比,腹腔镜组NRS评分较低(P<0.05),见表2。

2.3  满意率 
        传统组满意6/比较满意9/一般满意11/不满意8例;腹腔镜组满意11/比较满意16/一般满意6/不满意1例。数据显示:与传统组满意率76.47%(26/34)对比,腹腔镜组满意率97.06%(33/34)较高(χ2=4.3759,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的发病原因是鞘状突没有及时配合。患者发病后的症状多表现在腹压增加后出现疝气包块[2]。患者发病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可通过B超检查确诊疾病,如果患者疝气包块比较大并且出现频繁,建议患者尽早通过手术进行治疗[3-4]。目前,手术对于腹股沟疝的效果整体较好。
        不同手术方式对于腹股沟疝患者疗效也不尽相同,基于此,本研究观察对比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传统疝气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与传统组术前疼痛情况对比,腹腔镜组NRS评分未表现明显差异(P>0.05);与传统组术后疼痛情况对比,腹腔镜组NRS评分较低(P<0.05),表明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明确。本研究还观察手术安全性,统计结果显示,与传统组手术各项安全指标对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较少,安全性更高(P<0.05),表明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性更高,手术更优。此外,本研究中,与传统组满意率76.47%(26/34)对比,腹腔镜组满意率97.06%(33/34)较高(P<0.05),表明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可提高患者满意率。                                                                
        综上所述,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确切,可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满意率。
参考文献
[1]袁泉.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3):197-198.
[2]郑继程.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研究[J].健康必读,2013,12(3中旬刊):2019-220.
[3]刘文玉,刘波.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7(B09):11.
[4]周琳,周毕军.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郊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82-16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